《珍惜你的工作》 序言工作是人生的试金石 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在一次火灾中被毁之后,人们在废墟中发现了残存的一本书。可惜这本书没有什么学术价值,政府打算把这本书卖掉。由于大家都知道这本书的学术价值不大,没有人愿意买这本书。最终,一个穷学生以三个铜币的低价购得了这本书。 这本书不但没有学术价值,内容也枯燥无味。那名穷学生在少有其他书读的情况下,还是经常把这本书拿出来翻阅。翻阅到后来,书被翻破了,书脊里掉出了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试金石的秘密:试金石是能把任何金属变成纯金的一种小鹅卵石,它看起来和其他的鹅卵石没有什么两样,静静地躺在沙滩上,然而,一般的鹅卵石较冷,只有试金石摸起来是温暖的。 穷学生获知这个秘密之后欣喜若狂,立即赶到大海边寻找试金石。穷学生满怀信心地挑选那些鹅卵石,可是那些石头摸起来都是凉凉的。穷学生渐渐地有些失望了,他愤怒地把捡起来的鹅卵石朝大海深处扔去。就这样,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海边扔鹅卵石,而且扔鹅卵石的力气越来越大,那些鹅卵石也被越扔越远。 多年后的一天,穷学生捡到一块温暖的鹅卵石,然而,他已经形成了到手就扔的习惯,当他意识到那是块温暖的鹅卵石时,那块传说中的鹅卵石已经被他扔到了深海中。他懊恼地潜到海底,寻找了多天,还是找不到他扔出的那块鹅卵石。 这个世界上有没有试金石,我们无从知道,但是,我们不难看到,这个世界上无时不在上演着现代版的试金石的故事:有多少人,找了一份工作,干了一段时间,发现不适合自己,辞职再找,发现又不合适,又辞职再找,就这样,反反复复,耗费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光阴,却没有任何成就。 火车上挤满了人,连上厕所都无比艰难,各种各样难闻的气味混杂在一起,几乎让人想吐,老张站在过道上,拎着自己的行李,艰难地等待着火车早点到站。比起那些没挤上车的人,老张已经感到非常庆幸了:终于可以准时赶回公司上班了。要知道,如果迟到一天,不但要被扣满勤奖,两天的工资,加起来有100元,更有可能危及饭碗,失掉这份工作。虽然这只是一份月薪800多元的流水线上普通操作工的工作,但对于老张这样一个已年届40的下岗工人来说,这还是花了300元钱请老乡帮忙才得到的,实在是来之不易。 想想以前,那时候,他还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办公室主任,到哪里出差都是坐卧铺,天天有酒喝,可是由于整个企业的人大都是这个样子,企业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工作态度,工厂没几年就倒闭了。现在不同了,每一天,老张都要为这一份工作提心吊胆,因为在每一个岗位的背后,都有20多个人在盯着老张常常想:如果大家都能像我珍惜现在这份工作一样珍惜以前的工作,那工厂肯定不会倒闭,我也用不着来打工了。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一天一天地发生着,有多少人,来到单位,总是觉得自己大材小用,总是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抱怨,总是认为自己应该干更重要的工作。有多少人,都是抱着一副单位需要我、工作需要我的态度,而从没有想过,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哪份工作必须需要你来做,而是你必须要有一份工作,来维持你的生活,度过你的人生。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觉得后悔,不要等到找不到工作的时候,才觉得工作可贵。 因此,在你有一份工作的时候,请珍惜你的工作。因为对一个人来说,工作就如同我们身体里的血液,如果我们连一份工作都没有,还谈什么理想、什么价值、什么人生追求? 有了工作,我们才有生存的基础,生活的来源,才能热爱生活。 我们不珍惜工作,就不会遵守工作纪律和工作时间,就不会按质按量去完成工作任务,就不会去钻研业务和技术,就不会去更新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一句话,就不会敬业。这样,工作上不仅会无所作为,还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知不觉地丢掉工作。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然而,他们生在福中不知福,不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工作。有的甚至把工作当成了包袱和负担,对工作抱着一种应付的态度,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不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有的人尽管担负着重要的工作,责任也很重,有一定的职和权,自己也口口声声说要如何如何珍惜岗位,干好工作,实际上并没有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把精力用在岗位上,他们更多的是贪图享受,按月领那份工资和奖金,对工作敷衍塞责,甚至利用手中的职和权去干一些利己损人的事。这样的人,往往自我感觉良好,实际上是在敷衍自己的人生,浪费自己的光阴。 珍惜工作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还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一种对人生、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情操。 一个人在一帆风顺时要珍惜工作,身处逆境或遇到困难时更要珍惜工作。只有珍惜工作,才能对工作、对事业产生一种爱的情愫,才能释放出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百分之百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把工作视为自己的美好追求。要想丰富自己的人生,就要好好珍惜工作,这样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每个人都需要一份工作 我经常去一家汽车美容店里洗车,就认识了洗车工小王。自从这家洗车店开业到今已经三年有余,店里的工人换了一批又一批,而小王始终还在店里干。 小王是一个从山区来的穷孩子,家里的弟弟妹妹还靠他每月寄回的300元钱读书。小王是个沉默寡言的小伙子,他总是默默地干活,从来不多言多语。小王的性格,让一些自以为聪明的同伴当成傻子,只要老板不在场,他们总是把最累最脏的活交给小王去干,而小王从来不去找老板告状,每次洗完车,别的洗车工都坐在一起休息、嬉戏,只有小王拿着抹布围着车前后转圈,发现有不干净的地方赶紧再去擦干净,车子走了,小王把顾客上车用的脚垫再擦拭一番。 一次我去洗车,和洗车店的老板闲聊时说:“小王可是你们的老员工了。”老板看着小王满意地说:“这孩子实在,看上去傻乎乎的,心里可有数啦!他只是说话少,不像有的孩子,说起话来蛮好听的,就是不能实实在在地干活。”听到老板表扬自己,小王笑笑,继续干他的活,几个小伙计则对着小王挤眉弄眼,一副不屑的样子。 几个月前,我去洗车时没有看见小王,我就问一个洗车的小伙计,他用一种很不服气的口吻说:“人家高升啦!到老板的分店当经理去啦!”另一个小伙计一边擦着车一边气哼哼地说:“他凭什么呀!膘乎乎的!我就不信他能干得了经理!”然后几个小伙计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小王来,我听得出来他们觉得自己都比小王聪明,而且特别嫉妒小王。 前几天我去洗车,是小王给洗的,我以为他真的干不了经理又回来洗车了。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他在新地方干的非常好,深得老板赏识,老板叫他过来,是想跟他商量把另一家洗车店也交给他管理。和老板谈完话,小王没有一点张扬,见洗车的排着队,他又动起了手帮起忙来。 小王干洗车工沉默寡言,认真工作,从不计较个人钱拿的多少,活干的多少。因为小王心里明白,在城市找一份工作不容易,尽管他付出的不少挣的不多,但这点钱就能让老家的弟弟妹妹上学。如果他不好好干活,不珍惜现有的工作,这山看着那山高,就可能挣不到钱,弟弟妹妹上学就可能出现问题。因为小王有颗对弟妹、对家庭的责任心,所以就会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他宁可比别人多干些活,也不希望失去这份工作,失去弟妹及家庭的希望。正是这份难得的责任心,得到了老板的认可和重用。如果小王心浮气躁,不是嫌洗车活脏就是嫌钱挣得少,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发展。 这是一个普通工作者的故事,他的身上没有什么显赫的光辉,没有把信送给加西亚里罗文的惊人事迹,但是,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却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在我们身边,有的人整天为找不到工作着急,牢骚满腹,脏的累的活不愿干,别的工作又干不了。有的则在已有的岗位上不安分,眼高手低,这山看着那山高,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总认为自己命不好,但事实上其真本事却没有多少,真把他放在重要岗位上还真干不了。 尽管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谁都希望干的活轻松点儿,挣的钱多一点儿,生活得好一点儿,这无可非议。但是,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根据自己的环境条件,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如果盲目攀比,差一点的工作不干,好的工作又不会干,或者不珍惜已有的岗位,好高骛远,如此,就很难得到发展。而且还会失去现有的岗位。竞争不相信眼泪,也不需要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高谈阔论。只有珍惜岗位,用智慧和辛勤的劳动证明自己的才干,工作才能相对稳定,事业才能有所发展。这样,离你的期望值就会越来越近了。 一位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工作了多年的人突然下岗了,于是这人索性买断了国有企业的职工身份“下海”在送他“下海”的聚会上,朋友们流着泪诚挚地说:“珍惜工作!” 之所以这个场面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是因为那个买断国有企业职工身份“下海”的人,而是朋友们用泪水洗刷的那四个字——“珍惜工作!”这个“下海”的人后来发展如何我不再关心了,只是希望他能够更好地懂得珍惜。 有一个四肢健全、智力正常的年轻人,他不想工作,甚至有些讨厌工作,但他却想过一种衣食无忧的生活。 于是,这个年轻人非常虔诚地乞求上帝:“我不喜欢工作,但我想过舒服的日子,有好衣服穿,有好饭菜吃,有好房子住,希望主能赐给我这一切。” 上帝说:“好啊!我带你去一个地方,那里有吃有穿,而且还不让你工作!” 年轻人听后,非常高兴地说:“好啊!我非常愿意去,我现在就要去!” 上帝说:“可怜的孩子,你现在就去吧!你闭上自己的眼睛。” 一眨眼工夫,这个年轻人来到一个富丽堂皇的宫殿里,他看到许多和自己一样的年轻人很舒适地躺在各自的床上。这些人对他的到来没有任何欢迎的表示,他们只是目光呆滞地看了看他,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 但无论如何,这个年轻人还是非常高兴。接下来,他就过着自己所期望的那种生活——每天除了吃很多丰盛的饭菜,就是睡觉。 刚开始几天,这个年轻人异常激动与兴奋。慢慢地,他对这种生活失去了任何兴趣。 在第100天的时候,这个年轻人已经无法再忍受这种悠闲的生活,他想起了自己以前工作时候的快乐,他想起了自己以前工作给他带来的满足。他越想过去的那种快乐,对自己目前的生活越无法忍受。终于,他无法忍受了,很生气地对上帝说:“过这种生活,简直还不如下地狱!” 上帝很慈祥地说:“可怜的孩子,这里就是地狱呀,你还以为是天堂吗?” 年轻人听了之后异常痛苦,甚至后悔自己当时没有好好珍惜自己的工作。 很多人看了上面的故事一笑了之,但很多珍惜自己工作的人却把它牢记于心。你看了上面的故事有什么感想?你珍惜你的工作了吗? 我们必须明白,每个人都需要工作,而不是工作求着你去干。不要认为是工作需要你去干,你不去工作,照样有人会去干,但是,如果你没有一份工作,你就没有生存的根本,所以我们必须有一份自己的工作。我们每个人应该好好地珍惜自己的工作。 珍惜工作,就是对工作没有任何一点马虎;珍惜工作,就是对工作没有任何一丝抱怨。 只有懂得珍惜工作的人,才不会被工作抛弃;只有懂得珍惜工作,我们才会从内心里自发地去努力工作;只有珍惜工作,我们才会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到最好。 你的工作来之不易 今天,找一份工作已经越来越难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的很多工作将要被机器所替代,工作也将越来越难找。很多企业都开始裁员,而且国内有学者指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充分就业的良性劳动力供需状态。所谓的充分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保持一定的失业率。这个信息告诉我们,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一份工作。 我们政府一直在努力增加更多的工作岗位,以满足没有工作的人对工作的需求。党中央和国务院反复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求各级政府要想方设法增加更多的劳动岗位。 你是需要政府解决就业的人吗?或许,你会说“我有工作,而且还不想好好干呢。”我可以告诉你,你是不幸中的最大的不幸。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因为你不懂得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工作。 2002年重庆各大报纸相继刊载了这样一则消息:重庆市新世纪百货为沙坪区分店开张招聘450名营业员,结果从招聘的当天凌晨两点起,就有求职者开始排队,队伍越来越长,浩浩荡荡足有一公里。据说,当天有超过5万名求职者前去应聘。 就业不易,谁看了这则消息都会发出一声感叹。当前,我国每年有数万大学毕业生被拥着“赶”进不算太大的就业市场。从2003年的212万到2004年的280万,再到2005年的338万。据教育部门统计,2005年将近80万名高校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待业的窘境。严峻的就业形势逼得莘莘学子早早就展开了求职攻势,他们奔忙在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种供需见面会上,期望能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让我们来看看几个大学生找工作的情况: 刘某,北京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科毕业生。2005年2月底他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北京人才大市场招聘会上忙碌了一天,投了几份简历,后来没有一个单位通知他面试。 祁某是武汉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谈起将近4个月来的求职经历,他感慨万分。他说,去年11月初,武汉市首届2004年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在位于武昌的洪山体育馆举行。当时的情况他只记得用“水泄不通”来形容。身材高大的祁某费尽千辛万苦才从人缝里塞进2份简历,一份是武汉众友,一份是湖北移动。“考官们”都表示会尽快给他回复,这让祁某带着几分喜悦离开了招聘会。此后一个星期,祁某天天等着有人打电话来通知他面试,但他却等了个空。 看了上面的文字有什么样的感想呢?你肯定会感到自己的工作难保了——如果再继续像以前那样把工作不当回事,因为你面临着很多竞争者。同时,你又是幸运的,因为你已经拥有了一份工作,只要你懂得珍惜,你就不会轻易失掉它。 2004年我国首次发布的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显示,2003年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人。2004年,中国政府确定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为新增就业9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左右。 无论从大的国家就业环境还是小的单位内部的工作环境来讲,一个人要想拥有一份工作必须懂得珍惜它,这是最为重要的。 无论你在政府机关还是在企业里工作,你必须认识到,工作岗位不是为某一个特定的人而设置的,它是为那些具备了一定才能而且愿意工作的人而设置的。你可以不珍惜工作,但你应该把你“占有”的工作岗位给适合这个岗位的人腾出来。有时,你会主动地离开那个岗位,但更多的时候是被别人请离开的。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一份工作,这是现实情况;不是每一个拥有工作的人都懂得珍惜自己的工作,这也是现实情况;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是需要吃饭的,这也是现实情况。我想,第三种现实情况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如果你要做一个社会人;第一种现实情况更多是曾经在工作上敷衍了事的人必须面对的;如果你不再想频繁地换工作——辛苦地找,第二种现实情况是即将被工作抛弃的人必须面对的;如果你想拥有自己的那份工作,你如何面对自己的现实情况呢?这全在于你的选择。 你也必须清楚,不是人人都有一份工作,很多人已经把手伸到你的岗位上去了,稍有疏忽,你可能将失去它。 现在,许多地方遵循“赛场选马”的用人法则,实行竞聘上岗,优胜劣汰。有胜就有败,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被淘汰呢?那种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想换到舒服的、有高薪的岗位,本职工作还没做好就急着找关系走后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人将会第一个被淘汰。 珍惜岗位是一种责任、一种承诺、一种精神、一种义务。只有珍惜岗位,才能爱岗敬业,尊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才能精通业务,不被淘汰。 工作是你的立之本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你首先需要生存,需要养活自己及家人,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谈到个人的愿望和追求,才能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因此,你需要一份工作,而且必须努力去干好工作。因为,工作是你的立身之本,幸福之源。 人称“战地玫瑰”的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大名远扬后接受内地记者采访时,说出了自己之所以不惧生死,不畏劳苦三赴阿富汗,又入伊拉克,忘我工作的原因:“因为我在香港生活,每个人都很实际。我现在最要紧的事情就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能养我的家、我的孩子,供我的房子,然后我才能想一想我自己希望过的生活。” 国内某位著名的运动员极有可能获得奥运冠军,赛前各种媒体也认为冠军非他莫属,可最终却不慎失败。记者问他:“当你在奥运赛场上得知自己无缘问鼎冠军时,你立刻去做的事是什么?”他说:“我立刻打电话给弟弟,告诉他,自己失败了,叫他不要买5000只种鸭了,付不起钱。” 圣经上说“工作是神的意志”其实不是的。在物质社会中,工作是大多数现代人赖以生存的基本形式之一。主观的工作愿望与工作实践是客观地解决个体生存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原动能量,对工作意义的任何不负责任的、盲目冲动的行为,都有可能为此付出不小的代价。 有五个年轻人,由于对单位的工作环境与待遇现状不满,先后均停薪留职,另谋高就。结果只有一个闯出了一番事业,其余的四人踌躇满志而去,怏怏心灰而归,看着本属于自己的岗位被后来者稳稳端坐其上,他们表面看似镇定自若,然而,烟灰缸里的烟头、寝室杯盘狼藉的环境、写在他们脸上的表情,或多或少表现出对自己当初欠考虑决定的悔恨和对现实的无奈。曾经,他们都是些朝气蓬勃、有着远大前途的年轻人,在选择上的不慎重,造成了一生的遗憾。大浪淘沙,能真正在无情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留下来的终将还是少数。 对工作不满、辞职不干是不珍惜自己工作的一种表现,同样,那种四平八稳,无过为功、不思进取的工作作风也是不珍惜工作的表现形态。 有两个大学生成功应聘到同一个单位,经过一年的实习与考核后,虽然都被单位录用,但是工作的岗位却非常悬殊,其中一位成了技术主管,另一个却仍在基层“锻炼”通过与仍在基层“锻炼”的人的交流与观察,我发现,造成这种巨大悬殊的真正原因应该归咎为消极地“珍惜”自己既有的工作,对自己有幸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而自我满足,在日益激烈的岗位竞争面前、在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就业机制面前,丧失了进取的精神,在懵懵懂懂中与自己未来相适应的岗位擦肩而过。 不是工作需要你。这句话是多么地具有震撼力量呀!任何时候,当你觉得对工作的态度发生了消极的变化时,或者当你觉得自己在公司可以不可一世时,或者当你发现自己对工作已经失去了兴趣时,你都需要用这句话提醒自己。如果你坚持时常这样提醒自己,你就懂得了怎么珍惜工作了,你也就不会在工作中那么地烦恼和不愉快了。 在我们漫长的人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我们工作的成败可以说就是我们人生的成败。工作就是我们生命的舞台,只有我们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工作,我们才会把工作做得最杰出,我们才能获得人生中的最高成就。 无数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都清醒地意识到,努力干好工作是自己安身立命之本,是自己生活更好的前提和保障。但是,我们很多人对工作却这么认为:他们以为是工作需要他,公司离不开他,老板离不开他,领导离不开他。 有一句话说得好:“离开你,地球每天照样转!”所以,如果你认为公司离不开你来做这份工作,而因此自以为是,不认真工作,不珍惜你的岗位的话,请记住: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你需要工作。 没有工作,你就失去了生活的幸福之源; 没有工作,你就失去了实现价值的舞台; 没有工作,你的人生将会变得暗淡无光。 因此,请珍惜你的工作。 工作是人生幸福之源 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幸福,但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地拥有幸福呢?更多的人是在忙忙碌碌中走完自己的一生。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他们忽视了幸福是建立在现实的工作基础上,是建立在自己始终能有一个让自己衣食无忧、安身立命的工作基础上的。一个人如果连一份工作都没有,是根本无法获得幸福的,一个人如果不努力工作,而是对工作充满抱怨,也难以获得快乐的人生。如果我们失去了工作,就等于失去了人生的幸福。 刚刚大学毕业的王丽,几经周折,最终被安排在外地的一市区检察院工作,月薪2000元左右。在当今择业竞争如此激烈和下岗职工不断增多的情况下,这份工作对于来自一个小城市的普通大学生来说,已经是他人可望而不可求的。而且也可以算得上是当地的“白领”阶层了。按理说她应该感到满意了。然而,她每次给父母打电话时却总是在诉说她的工作如何辛苦,如何无聊。有的同学在哪里哪里发了大财,在哪里哪里开了公司,赚了大钱,一再流露出自己对金钱的渴望。当然最后她得到的是父母的一顿训斥和指责,并告诉她不要忘了得到一份工作是多么的艰辛。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企业纷纷破产、倒闭,下岗人员越来越多,再加上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不断涌现,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比例只有75%左右,这一切使就业问题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能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实属来之不易,她所需要做的就是,应该好好珍惜,努力工作。 但在我们的周围却常常生活着很多这样的“有志之士”对待自己的工作不严肃、不认真,朝三暮四,到头来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后悔莫及。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 两年前,有一个国有企业的职工,因为看到别人下海开公司、办企业赚了大钱,自己也学着别人筹集资金开起公司。但最后却因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又缺乏相当的技术人员,一年的时间赔了10万元钱,还欠下了5万元的债。妻子闹着要离婚,埋怨他当初不听其劝告。他在单位又因为经常请假延误了工作,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背了一个处分,结果落得了一个下岗待聘的下场。自己捶胸跺足,扼腕叹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也时常听到周围的人们总是在抱怨自己的工作,羡慕着其他人的工作,有人说银行工作好,收入高。殊不知银行人员跑存款、收陈欠的酸甜苦辣;也有人说当教师好,一年有那么多假期。殊不知当你已进入甜甜的梦乡的时候,他们还在孤灯下修改作业、伏案备课;也有人说当纺织女工不错,上一天班,休三天。殊不知,当你夜晚怀抱自己的孩子温柔亲吻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她却要放下嗷嗷待哺的婴儿去车间挡车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抱怨自己的工作不如意呢?因为这些人只看到自己工作艰辛的一面,而忽视了工作幸福快乐的另一面。 其实每种工作都有它的艰辛和幸福,只是各人对工作的态度有所不同罢了。如果你用积极上进的态度去面对工作,你将会感觉到工作着就是幸福着,工作着就是快乐着;如果你用消极冷漠的态度去应付工作,你将会感觉到工作就是活受罪,工作就是太无聊。对于后一种人如果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或许就是另外一番景象,得到另外一种收获。试想:当检察官的看到被自己审查的罪犯,如愿以偿地被绳之以法,使国家的财产免受损失的时候,就会感到自己有一种至高无上的满足;当教师的看到自己的学生桃李满天下,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时候,对自己的工作就会有一种神圣和伟大的自豪感;当银行工作人员付出大量艰辛争取到一优质客户或通过多种渠道收回一笔多年陈欠贷款时,他们的幸福就溢于言表 山东某市建设银行新招了一批大学毕业生,其中有个女孩,是山大毕业的,被分配到基层分理处做了一名营业员,而她对工作的态度却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一次市建设银行领导到基层检查工作完毕之后,就顺便和她聊了起来。她说:“我很珍惜现在的这份工作,尽管我的收入不到你们的二分之一。但我永远也忘不了曾经经历过的那段刻骨铭心的求职岁月。原来我总以为自己是个大学生,天生我才必有用,找个理想的工作是很容易的事情,但通过这次求职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和竞争的残酷。因此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工作,也没有理由不珍惜这份工作。与那些正徘徊在择业边沿的大学毕业生和正处在下岗中的兄弟姐妹相比较,我是很幸运的,也是很幸福的,这是命运对我的赏赐。我要在这美好的环境中尽快地熟练掌握好操作技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圆满地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任务。”这个女孩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的业绩在不断地增加,当然她的收入也在与时俱增。 胡适上山歌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惟有现在可贵且可爱,应刹那不放松”所以我要告诫目前仍在工作中摇摆不定的员工,请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现在的工作,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去除一点急功近利,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现在的工作,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你就会感觉到工作着就是幸福。 你必须在工作中锻炼 “你必须在工作中锻炼”这是很多刚刚参加工作的新员工经常听到的话。他们以为这是领导随便说的话。其实不然,这句话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工作的含义,工作是一个人不断地锻炼、不断地成长的过程。 一些年轻人,当他们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总是抱着工作是享受的想法,在工作上不积极主动,不愿意吃苦。领导让他们做一些平凡的工作,这些人以为领导和自己过不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因此对工作丧失信心,在工作上消极被动。其实,这些人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试想,一个连小事情都经不起考验的人,他是很难担当重任的。 许多成功人士的成功之路向我们昭示:没有人能够一步跨到领导岗位上。他们中很多人都是从最普通甚至打杂的工作做起的。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阿基勃特,就是由一个普通的公司销售员做起的;蒙牛企业的老总牛根生,当年也是从伊利的刷瓶子工人做起的。 马来西亚许多大公司培养员工出奇想,他们一批又一批地将本公司的经理、工程师,甚至是秘书送到丛林去生活一段时间。这些公司的总裁认为,只有通过这些磨难,才能培养出他们所需要的人才。 这种丛林训练不但使受训员工得到了培养,更有利于公司发掘未来的领导者。现在,这种户外训练的发展越来越快,正广为多家公司效仿。 这种锻炼比让员工在工作中锻炼更艰苦,比让员工打杂更辛苦。当然,这些企业之所以这么做,自有其道理,而且这道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并效仿。 无论你是政府公务员还是公司的普通职员,如果你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老老实实地接受工作上的锻炼。 而且,我们应该珍惜工作中的锻炼机会。因为如果不好好把握工作中的锻炼,你可能会失去自己人生中一个提升的机会。 有一个年轻人,新到一家民营企业上班。本来招聘时,年轻人和人力资源部长、老板都谈好了,做销售总监,负责全盘的销售。而上班以后,老板说了种种理由,安排他暂时做总监助理,每天负责搜集报表、通知会议等杂事,总监由老板暂时代理。于是,他就配合着老板,拿着总监的工资,做助理的工作,连续做了3个月。直到3个月以后,他和老板长谈了对公司的目标和计划的看法,才坐到总监的位置上,不禁长嘘了一口气。 我们有多少人能够经受住工作的锻炼呢?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里,很多“精英”就受不了,不是造反就是跳槽。其实想开一点,公司让你从擦桌子、扫地开始,就是对你的磨练和考验,先磨掉你“大品牌”的傲气,看你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 如果我们能深刻地理解工作的含义,就会明白你必须在工作中锻炼的重要性。如果新人一上来就委以重任,不是对公司不负责吗?这样的贸然用人,对员工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会降低你成功的可能。你在旁边打杂,边观察、揣摩,不是更容易了解整个公司的运作吗?如果你连这个耐心都没有,那干脆走了算了。 请记住:你必须在工作中锻炼。在你的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在事业发展的低谷,在从事平凡的工作的时候,你想到这句话,你就会心里踏实很多,这将有利于你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 不珍惜工作就会失去工作 美国康奈尔大学曾经做过一个有名的“青蛙试验”试验人员把一只健壮的青蛙投入热水锅中,青蛙马上就感到了危险,拼命一纵便跳出了锅。试验人员又把该青蛙投入冷水锅中,然后开始慢慢加热水锅。开始时,青蛙自然优哉游哉,毫无戒备。一段时间以后,锅里水的温度逐渐升高,而青蛙在缓慢的变化中却没有感受到危险,最后,一只活蹦乱跳的健壮的青蛙竟活活地给煮死了。 “蛙未死于沸水而灭顶于温水”的情况不仅发生在动物界,类似的情况也常常发生在我们人类身上。 据调查,在世界500强企业名录中,每过10年,就会有1/3以上的企业从这个名录中消失,或落魄、或破产。在总结这些企业衰落的原因时,人们发现,春风得意之时正是这些企业衰落的开始,因为正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忽视了危机的存在,忘记了产品开发以及经营管理的超前性。 反观在500强中长期站住脚的企业,则对危机意识有着深刻的认识。百事可乐公司的负责人韦瑟鲁普在公司业绩蒸蒸日上的时候,反而提出了“末日管理”理论,他经常以大量令人信服的信息让员工体会到危机真的会来临“末日”似乎不远,以此激发员工不断积极向上的斗志,并要求公司的年经济增长率必须保持在15%以上。近几年百事可乐快速追赶并超过可口可乐的业绩充分说明“末日理论”的实用性。 比尔盖茨同样是个危机感很强的人。当微软利润超过20%的时候,他强调利润可能会下降;当利润达到22%时,他还是说会下降;到了今天的水平,他仍然说会下降。他认为这种危机意识是微软发展的原动力。微软著名的口号“不论你的产品多棒,你距离失败永远只有18个月”这正是危机意识的体现。 华为集团的总裁任正非曾在文章中说道: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怎样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其实,不仅仅是企业、企业家要有危机感,作为员工,更要有危机感。这种危机感的体现就在于对工作的珍惜程度,危机感强的员工,总会对工作倍加珍惜,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不珍惜工作,不时刻保持危机感,自己的位置就有可能被别人替代,自己不珍惜工作,就会如同温水中的青蛙,面临被企业淘汰的命运。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话多年前很多深圳朋友都在人才市场看到过,这反映了多年前深圳人对工作的危机感。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占有市场领地的竞争日趋激烈,高学历、高能力的人才大批涌入社会“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与此同时就业压力的增大,各行的在职人员倘若不称职,随时会有失业的可能。 作为员工,心中常有危机感对你将是件利大于弊的事情。从表面上看,人们努力工作是被环境及生活所迫,但真正的动机却是发自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心中危机感的驱使,努力工作并不是别人勉强你去拼搏,而是你自己内心里有一股潜在的向上的力量,希望自己活得成功而快乐。 一名三十多岁的普通女职员对“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危机感有着更深的理解: 要想不失业,惟一的办法就是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工作,不断地努力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能。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在以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事业。“今天我努力工作”这不仅是一名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更是减少后顾之忧,拓宽未来之路的最佳手段。 试想我们不去努力工作、学习,试想我们下岗甚至失业后的情况,那时我们不再有年龄的优势,不再有蓬勃的朝气,更不具备高学历、高能力,我们如何就业、如何生存!到那时我们面临的将不再是单纯的努力找工作,还要努力学习,努力适应新的行业,努力面对一系列的社会难题。 现在,很多公司、企业,甚至有些地方的银行都在单位的墙壁上贴着“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但是,很多职员却对单位的做法明显地持有抱怨的态度,他们一点危机感也没有,而且很多员工的工作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现在是一个讲效率的社会,没有一个单位能够在效率低下的状况下得到发展。所以,这些单位必然会让那些工作不努力的人下岗。无论你在什么性质的单位工作,你都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大家都是这样,能混一天算一天。到头来,你还是难以逃脱被裁员的命运。 所以“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话现在已成为广大人们的“警世良言”了。在意的人牢牢记在心里,并付诸行动。今天不努力工作是容易做得到的,明天努力找工作却是很难做得到。与其明天努力找工作,不如今天好好努力工作。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标语可以作为任何一家单位墙上的标语。它不是一种装饰,员工每一天上班、下班看到它。这样可以激励员工奋发向上,提醒员工珍惜工作,努力工作。 努力工作就是成全自己,工作要有责任感、使命感,更要有危机感,压力感。努力工作的关键就是要珍惜自己的岗位,力争把自己锻炼成岗位能手。 非常遗憾的是,很多人工作时候不努力,总是在失业之后才恍然大悟,在找工作的艰难中才想到自己以前应该好好工作,但是,这已为时已晚。更可悲的是,很多人就这样“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地重复着,他们很少认为是自己错了,更多地责怪公司和领导。 今天,年轻人更要有这种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好好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工作,在工作岗位上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做事,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用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必定要去努力找工作。珍惜你现在的工作吧,即便是为了生存。 失去工作才懊悔就晚了 很多人当幸福逝去才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好好珍惜,当自己失业被裁员才后悔工作时没有好好把握。我们很多人都明白,珍惜不是对过去十分悔意的回忆,珍惜更多的是把握此刻,把握现在所拥有的。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下面这个故事将更能让他们明白什么叫做珍惜。 一天晚上,一群游牧部落的牧民正准备安营扎寨休息的时候,忽然被一束耀眼的光芒所笼罩。他们知道,天神就要出现了。因此,他们满怀殷切地期盼,恭候来自上苍的重要旨意。 神说话了“你们沿路要多捡一些鹅卵石,把它们放在你们的马靴子里。明天晚上,你们会非常快乐,但也会非常懊悔。”说完,神就消失了。牧民们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们原本期盼天神能够给他们带来无尽的财富和健康长寿,但没想到神却吩咐他们去做这件毫无意义的事。但是不管怎样,那毕竟是神的旨意,他们虽然有些不满,但是仍旧各自捡拾了一些鹅卵石,放在他们的马靴子里。 就这样,他们又走了一天。当夜幕降临,他们开始安营扎寨时,忽然发现他们白天放进马靴子里的每一颗鹅卵石竟然都变成了钻石。他们高兴极了,同时也懊悔极了,后悔没有拾更多的鹅卵石。 俄罗斯文学大师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幸福在我们手中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感到幸福的存在;只有幸福离我们而去,我们才知道它的珍贵。 工作也是一种幸福,工作并快乐着更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但是在我们周围,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工作的意义呢?许多人把工作看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或者是一种赚钱的方式,至于为什么要工作?怎样更好地工作?全然没有想过。每一天工作对他们而言,只是意味着八小时或者七小时,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有一些人,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拿一份不菲的薪水,却整天抱怨上苍不公,期盼着上天开眼,能够赐给他无尽的财富和健康长寿,或者一夜暴富,过上衣食无忧、荣华富贵的生活。因而整天没精打采,分内的工作是能混则混,敷衍了事,其他的事情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惹得领导责备,同事不喜,自己全然没有了生活的乐趣。 其实,上帝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作为现代人,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生活的压力、工作的烦恼,不同的是我们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只是反映一部分人工作和生活的表象,更深刻的意义在于:我们每一天的平淡的工作,就像一颗颗毫不起眼的鹅卵石,我们必须付出的是,满腔热情,尽责尽力,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某一天,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一天天收藏起来的鹅卵石就会变成一颗颗耀眼的钻石,为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财富。 机会从来不青睐毫无准备的人,财富也从来不垂青于毫无准备的人。对于每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来说,工作就是财富,工作就是幸福,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珍惜工作每一天。 做一个有所准备的人吧!让自己珍惜工作每一天,因为每一天机遇与财富都可能会降临在你的头上。 珍惜岗位做起 工作岗位是人生旅途拼搏进取的支点,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舞台。珍惜岗位,就是珍惜生命,进而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 然而,很多人在工作中却不珍惜岗位,总是心浮气躁,好高骛远,这山望着那山高,没有立足本职埋头苦干,当然他们也不会有建功立业的成就感。这种人一见到别人做出了成绩,就会因羡慕而嫉妒,进而大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牢骚,似乎自己没有成就,不是主观不努力,而是岗位不合适。于是,一旦领导将他们放到某个重要岗位上,他们又会因沾沾自喜而乐以忘忧,以至成天在“一杯茶水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中消磨时光。至于人生的理想,奋斗的激情,进取的潜能,创造的才智,统统都在这种舒适安逸中慢慢泯灭殆尽,到头来,难免平平庸庸、无所作为。可见,不珍惜岗位,实际上就是苟且偷安,敷衍人生,最终是对自己生命的浪费。 有人或许会说:重要的岗位容易调动人积极性,而平凡的岗位很难让人产生敬业之情。但是道理并非如此。就一个城市而言,没有人当市长是不行的;同样,没有人做清洁工也是不行的。想当市长的人很多,想扫地的人肯定不多。可是,市长只需要一个,清洁工却需要几千人,甚至几万人。即使这样,如果清洁工不认真工作,不珍惜自己的工作,他同样也会失去这一份工作。作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领导,则更应该加倍的珍惜自己的工作,因为,你不珍惜你的岗位,自然会有人来替代你。 珍惜岗位,实际上表现的就是一种敬业精神。当前我们很多人在学习西方企业的精神和教义,其实我们更应该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千多年前的诸葛亮就曾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名垂千古。还有我们又怎能忘记:2003年sars横行,在那场没有硝烟但很悲壮的战争中,许多医生和护士冒着生命危险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他们用血肉之躯抵挡病毒的侵袭,为的是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正是他们才使得我们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他们正是我们“努力工作,珍惜岗位”的学习楷模。 珍惜岗位每一天是一条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必经之路。只有踏踏实实,充分利用自己在岗位上的每一天,刻苦钻研,奋发图强,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 当年,年轻的帕瓦罗蒂从师范学院毕业后,问他父亲:“我是选择当歌唱家呢,还是当老师?”父亲回答他说:“你如果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只会从椅子中间掉下去。生活要求我们只能选择一把椅子坐。”同样,如果你不珍惜自己的岗位,好高骛远,这山望着那山高,到头来只会一事无成。也许你觉得自己的岗位很平凡,那么请你回头看看掏粪工人时传祥、石油工人王进喜、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他们中的哪一个不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也许你觉得自己的岗位很辛苦,那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你该懂吧。没有辛勤的耕耘,又哪来丰收的喜悦? 珍惜岗位更是一种对自己、对企业、对国家认真负责的表现。当今的社会竞争激烈而残酷,只有你勤勤恳恳的努力工作,才能保证自己的岗位不被别人取代。珍惜岗位每一天就是珍惜自己的就业机会,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有人说失去的时候才会懂得珍惜,如果你对工作总是漫不经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珍惜自己的岗位,总是以为自己是在为别人、为企业、为国家工作。到头来损害的不光是企业的利益甚至国家的发展,自己也会因此而丢掉手中的饭碗,到时候恐怕后悔莫及! 更大的成功和更高的薪水需要我们从珍惜自己的岗位做起,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需要我们从珍惜个人的岗位做起。 做好你的本职工作 如果一个人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何来奉献精神?又从何谈起奉献精神?应该说敬业是奉献的基础,乐业是奉献的前提,勤业是奉献的根本。在奉献前必须做好本职工作,把本职工作做完善,而不是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混日子。 做好本职工作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对工作的一个最起码的标准。但是,有许多人连这个最起码的标准也达不到。 做好本职工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你是领袖还是百姓,无论你是教授还是农民,无论你是领导还是员工,只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你才算是称职的员工,否则你就是一颗松动的螺丝钉。一颗松动的螺丝钉可能导致车辆刹车失灵,可能导致飞机失事,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如果全社会的人都在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全社会的各行各业就会欣欣向荣、朝气蓬勃。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漆黑的大雪天,约翰格林中士正匆匆忙忙地往家赶。当他经过公园的时候,一个人拦住了他。“对不起,打扰了先生,您是位军人吗?”看起来,这个人很焦急。约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噢,当然,能够为您做些什么吗?” “是这样的,刚才我经过公园的时候,看到一个孩子在哭,我问他为什么不回家,他说,他是士兵,他在站岗,没有命令他不能离开这里。谁知道和他一起玩的那些孩子都跑到哪里去了,大概都回家了。天这么黑,雪这么大。”这个人说“我说,你也回家吧。他说不,他必须得到命令,站岗是他的责任。我怎么劝他回去,他也不听,只好请先生帮忙了。” 约翰和这个人一起来到公园,在那个不显眼的地方,有一个小男孩儿在那里哭,但却一动不动的。约翰走过去,敬了一个军礼,然后说:“下士先生,我是中士约翰格林,你为什么站在这里?” “报告中士先生,我在站岗。”小孩儿停止了哭泣,回答说。 “天这么黑,雪这么大,为什么不回家?”约翰问。 “报告中士先生,这是我的责任,我不能离开这里,因为我还没有得到命令。”小孩儿回答。 “那好,我是中士,我命令你回家,立刻。”约翰的心又为之震了一下。 “是,中士先生。”小孩儿高兴地说,然后还向约翰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撒腿就跑了。 约翰和这位陌生人对视了很久。最后,约翰说:“他值得我们学习。” 小男孩儿的倔犟和坚持看起来似乎有些幼稚,但在这个孩子身上体现的对于责任的这种坚守是很多成年人无法做到的,我们不仅要对自己负有责任,我们还要对别人负有责任。正是责任把所有的人联结在一起,任何一个人对责任的懈怠都会导致整个社会链的不平衡。 我们这个世界就像一个大机器,每一个人都是机器上的一个齿轮,每个齿轮的松动都会引起其他齿轮的非正常运转,进而影响到整个机器。对于这个社会如此,对于社会的一个单元或企业,亦是如此。 你是否趁经理不注意时偷偷地开小差,或者煲与工作无关的电话粥,就像当年上课时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地摆弄新买的铅笔刀?又是否将本来属于自己的工作推托给其他的同事,就像“大个子吉姆”从来都认为别人比自己干得少?抑或当老板布置一项任务时,你不停地提出这项任务有多艰巨,暗示老板是否在你做成之后给你加薪或者你做不成也情有可原,因为这的确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 现实中这样的员工为数不少,要不然有问题的企业为什么还那么多,顾客的满意率为什么还那么低?每一个老板都清楚他自己最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因为一个员工有时就代表一个公司的整体。所以,你不要以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员工,其实你能否担当起你的责任,做好你的工作,对整个企业而言,同样有很大的意义。 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具体说要主动承担工作责任,知难而进,以大局为重,以公司的利益为重,尽心尽责,乐于奉献;要加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做好公司、部门交待事情的同时,献计献策,乐于创新,力争为公司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要结合公司的企业文化,规范行为,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真正做到“把职业当事业,把企业当家业”! 很多企业都在要求员工要有奉献精神,其实,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好了,也可以说是为社会做了一件好事,并为奉献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然而,却有很多人连本职工作都难以做好、难以做完善、难以不出现任何漏洞和差错,甚至还因这本职工作没有做好而影响其他的工作难以顺利进行和开展。做好本职工作也是一种奉献,不过这奉献是应该的、必须的,不可以出现漏洞或差错的。 凡是把本职工作做得非常好非常棒的人,都应该是具有奉献精神的人。一个人坚守在同一个岗位上,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这应该算是具有了奉献精神;如果在一个岗位上干不好、干不了、干不完善这本职的工作,就无从谈起和说起奉献精神;如果在一定的岗位上只做了一些自己应该做和应该完成的本职工作,这也许只给奉献精神打了一个基础。 但是,我们会对谁无私的奉献?那就是我们的恋人。如果我们像对待恋人一样热爱自己的工作,就自然能把工作做好。不论是做什么工作,那都是单位的需要;如老板认为没必要时,自会调整工作方向,让你从事其他工作。每样工作自有用处,甚至不可或缺。既然应承了工作项目,就当义不容辞,专心专意做好它。 凡事就怕“认真”二字。对你的工作如认真研究,抱有好奇心,并尝试去喜欢“她”就会觉得有趣,也自然渐渐熟练。熟能生巧,在外人看来很复杂的事情,对你来说,没什么难处可言。就像爱人一样,如果分心了,她会不高兴,可能不让你舒服过日子。 将手头的工作做精、做好、做透“水果”熟了自然好吃,当人们称你为专家时,自会受人尊敬和重用。 让工作成为一种享受 一个每天奔波在公司与家庭间的成年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以工作的状态呈现于世。如果以几十年职业生涯计算的话,那么我们一生用于工作的时间将组成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一寸光阴一寸金”当某一天我们回首往昔时,是否能坦然地告诉自己,我的每一寸光阴都被牢牢地抓住了呢? 自我们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便是一个储存光阴过程的开始。如果我们都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度过每一分每一秒的工作时间,我们每个人,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无论目前的岗位如何低下,最终都不难攀到金字塔的顶峰。上天赋予你的才智将发挥至极限,而你的人格将趋于完美。可惜,人类这个复杂的生命体,因为有了思想,而容易在理想和现实的穿梭中迷失自我,一看到前进道路上的荆棘、泥潭就自以为聪明地另辟蹊径,跳来跳去,最后连原有的理想也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 斧子只有用来砍树的时候才能见证刀刃的锋利。马克思之所以伟大,列宁之所以不朽,毛泽东之所以能让万众景仰,都是因为他们在实践中论证了真理,使社会主义摘掉了“空想”的帽子。实践才能出真知。在踏上工作岗位时我们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理论知识,不过千万不要自满,知识好比那斧子,目前只是你手中一件工具。你手头的工作就是那棵树,不管大树小树都有主干和附枝,埋头狠劈一通到头来钝了斧子,累了身体,得到的恐怕只是一堆柴火。怎样既能让斧子体现它的锋利,又能使树木物尽其用就得看我们的能耐。所以不要责怪工作烦琐,不要抱怨职位低下,重要的是看你怎样去做,只有思考去“做”才有经验的积累。每个岗位的存在都是社会分工变革的结果,既然不能否定它的存在,那不妨来个庖丁解牛,解析一下它的内在意义吧。 当然,那个“做”的过程并不是坦途一条。哪怕像穿针引线这类小事有时还会颇费周折,何况需要你8小时应付的事务呢?虽说这岗位的名称可以不变,但这岗位需完成的事可没个固定。时代的更迭,知识的更新,环境的改变,都是新情况新问题时时冒头的正当理由。是绞尽脑汁,排除万难地去应对呢?还是小心翼翼地逃避,另做他事呢?事实告诉我们:一味的逃避只会损坏自己的名誉,降低自己的能力。我们不是很佩服那些白手起家,然后在商界或政界成就伟业的人吗?那么就不能忽略他们在光环背后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常人的努力,也不要忽视他们具有的那颗临危不乱、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心。须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不妨把那些艰难困苦当作上天给你的面试题,解开题目的人自然具备了成就大事的条件。 有人说,生活是舞台,我们每个人都在扮演没有剧本的角色,没有既定的结果。也就是说,怎样的付出和投入才会有怎样的结果。既然我们没有理由成为不工作的寄生虫,那么,何不让我们珍惜工作的每一天,珍惜自己的岗位,让工作成为一种享受呢? 现在许多年轻人对工作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把工作不当一回事。如果领导给他们多安排了一些任务,这些人就觉得自己没法在公司呆了;紧急工作需要加班,这些人总找各种借口。无论是什么单位的员工,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工作,他们是不会体会到工作的快乐,内心有更多的抱怨。 在一次企业老总的沙龙上,有两个老总谈起跟随自己十几年的秘书,其中一个说:“她的脸上都跑出皱纹了,反应比以前差多了,总是丢三落四,下个月,我要把她换掉。” 另一个却说:“我的秘书最近经常出错,不过.看到她脸上的皱纹,就觉得又好气又心疼。”我觉得第二个人的话很奇怪,追问道:“心疼什么?”他说:“想想她从二十几岁跟着我,辛辛苦苦地磨了十几年,一转眼都快40岁了。”这两个朋友的秘书,我都认识,觉得她们年龄相近、能力差不多,为什么在老总的眼里,却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其实,道理很简单,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我们每个人都在工作,而且是在为自己工作。从表面上看,你在为老板工作,换个角度看,为老板干,就等于为自己干。你珍惜你的工作,在为单位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从中获得了成长的机会,积累了很多经验,接受了良好训练,培养了优异的品质。你在工作中有那么多的收获,稍微懂得珍惜的人都会非常快乐。 不管你现在的薪水是高还是低,只要你珍惜工作,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毫不吝惜地将精力与热忱融入工作中,你会发现:工作是快乐的。 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你会享受到工作带来的乐趣,同时,你会赢得他人的尊重,进而产生一种自豪感。如果你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将会发现每天有一大堆的工作等着你,你总有做不完的事。这时,你会感觉工作十分艰辛、烦闷。所以,不懂得珍惜工作的人是很难体会到工作的快乐的。 只有你从心眼里珍惜你的工作,你才不再觉得工作是件累人的苦差事,你才可能取得大的成就。只有从心里热爱你的工作,你才能享受到工作的乐趣,才能获得生活的快乐,也才会在某一天从心底由衷地赞叹自己“原来我可以做得这样好!”当我们选择了一份工作,我们就选定了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或解决温饱,从你选定所要从事的职业那一刻起,你就将一份希望寄托到了你的追求之中,通过努力地工作你要去实现你所奋斗的目标,也许你是要通过不懈地工作去追求财富,也许你是要追求工作带给你的成就感,也许你是要用工作来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当随着你忙碌的工作,距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近时,你也就会越发感受到工作的快乐。 珍惜你的工作,热爱你的工作,将它作为你人生前进的动力,用生命的热情去驾驭你的工作,你会体会到工作的乐趣,用心去享受工作的快乐,你的人生也因此更加闪亮。 好好珍惜你的工作吧,怀着愉快的心情完成你的工作吧,因为它将使你现在快乐,它也决定你明天是否快乐! 把握工作的每分每秒 在很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那些拖拖拉拉的人,他们随口就说:“这件事再等等吧。”“那个问题明天再说。”这样的人,迟早要把自己的工作拖掉,把企业拖垮。 凡事明天处理的态度就是拖延,拖延会腐蚀人的意志和心灵,消耗人的能量,阻碍人的潜能发挥。 拖延,只能让他人领先。任何憧憬、理想和计划,都会在拖延中落空。把今天的工作拖到以后去做,所耗去的时间和精力,其实本可以把今天的工作做好。过分的谨慎、缺乏自信都是工作的大忌。立即执行,便会感到简单而快乐;拖延执行,便会感到艰辛而痛苦。避免拖延的惟一方法,就是随时主动地工作。决策是困难的,也是痛苦的,正确的决策一旦做出,就要立即执行决不拖延。所有的竞争都离不开时间的竞争,所有的拖延都可以归结为时间上的拖延。除非作为一个特例,否则拖延可以导致努力的失败。 世界上每个人都曾有推后任务或工作的想法,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拖延工作。也许你内心里也不想拖延工作,但由于自己长期养成了拖延的习惯。记住,在工作中不拖延是你能够做到的。 自我审视 仔细审查一下你的拖延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你每个月是否推后相同的事情(推迟付账,甚至是在你有钱偿付的时候),或者你无论多小的事情都要拖延。找出你拖延的规律,并注意你何时何地靠拖延工作来帮忙。 恐惧 一些拖延工作的人实际上是害怕做手头的任务或项目。这个任务或项目需要他们从舒适的环境中走出来,一提到这一点他们就动弹不得。要消除担心就要在意识中明确它。然后确认你的优点和技能,回忆以前做成功的事情并将它们写下来;明确并承认你的弱点,将其转化为优势;对你成功的意义做合理的评判,并专注于你自己的需要和期望而不是别人的。 很多人为满足他人期望而生忧虑,这是一个难题。如果你不再试图成为别人眼中的“完人”那么你将发现你自己就不错;当你认识到你的失误是绝佳的老师,错误是宝藏,而你的弱点中常常隐藏着优势的时候,你便开始接受你自己了。一旦你接受了自己,就会发现你总是在尽力做得更好,而他人的期望已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制造危机的态度 如果你多年来都因在最后限期的压力下工作而感到刺激(或有所回报),你可能是个喜欢制造危机的人。危机制造者完全相信只有在最后一分钟他们才会被激发起来。危机制造者常常让别人急得发疯,他们常常造出危机并试图在最后一分钟解决,想让自己看起来在压力下表现良好。如果你是个喜欢制造危机的人,那就应该努力平衡你的生活。学习如何在工作之外建立一种有价值的生活,而不是在工作中寻求爱或需求的满足;学会提高你的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戒掉突击工作的习惯。这会让你的生活从从容容而不是危机四伏。 想要做的太多 贪多的人最难意识到他们想要做的太多,因为每件事对他们都是重要的,授权、拒绝以及设定优先次序并不是他们的强项。 如果你是一个贪多的人,那么应该首先明确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不是。对任务做通盘考虑,然后做完成它所需要做的事情。 制定计划 在明确自己拖延工作的原因后,那就制定计划去减少和控制拖延。可以从安排项目的每个具体任务开始,将完成这个项目所需做的任务列出来,排好轻重次序。完成一个任务就做一个标记,并奖励一下自己。 从最让人不愉快的任务做起,顺着列出的表单一直做下去,直到简单的任务。每天都完成一些你计划中的事情,并随时把新的任务和项目纳入计划,哪怕是五分钟内就能完成的事情。 采取行动 在制定一个明确的计划之后,关键是要落实在行动上,否则你到死都会像以前那样将工作无休止地拖延下去。 所以,当你有冲动要把计划付诸行动时,不要放弃。想到了就做,做到结束为止。 给自己定一个按时完成任务奖,奖励要实际并按事先定好的办。要留意会引诱自己不按计划行事的想法,例如:“我明天再做”“我应该休息一下了”或“我做不了”要学会扭转自己的思想倾向:“如果我再不做就没有时间了,接下来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如果我做完这个,我就会觉得更自在些了”或“我一旦开始做就不会那么糟糕了” 如果开始动手对你是一个挑战,那么设计一个“十分钟计划”:做十分钟你惧怕的工作,然后决定是否继续。 从现在开始,你就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做,很快,你在工作中会积极主动,并且愿意为完成工作而努力。一旦你在工作中不再拖延,你就会把握工作的每分每秒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在工作中燃烧情 激情(enthusiasm)一词的构成说明了一切。激情一词的来源是希腊语前缀“en”意思为在里面,词根为“theos”意为“神”把它们合在一起,就是激情的定义:“en-theos”(“心中的神”)。 想想,如果你心中有了神,你就会光芒四射、生机勃勃、激情洋溢、坚强有力、活力无穷、积极参与,这些词语无穷无尽。激情让我们点燃心灵之火,激情让我们拥有生命。如果没有心灵之火,没有生活激情,没有工作激情,没有家庭激情,没有开创未来的激情,怎么能期望别人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家庭和未来充满激情! 美国伟大的哲学家爱默生说:“不倾注激情,休想成就丰功伟绩。”激情是工作的灵魂,是一种能把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调动起来的力量,是不断鞭策和激励我们向前奋进的动力。在所有伟大成就过程中,激情是最具有活力的因素,可使我们不惧现实中的重重困难。每一项发明,每一个工作业绩,无不是激情创造出来的,激情是工作的灵魂,甚至就是工作本身。 比尔盖茨有句名言:“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 比尔盖茨的这句话阐释了他对工作的激情。在他看来,一个成就事业的人,最重要的素质是对工作的激情,而不是能力、责任及其他(虽然它们也不可或缺)。他的这种理念,成为一种微软文化的核心,像基石一样让微软王国在it世界傲视群雄。 以充满激情的心态融入到工作当中,我们的工作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著名人寿保险推销员弗兰克贝特格在他的自传中,向我们充分诠释了这一点: “在我刚转入职业棒球界不久,我就遭到了有生以来最大的打击——我被开除了。理由是我打球无精打采。老板对我说:‘弗兰克,离开这儿后,无论你去哪儿,都要振作起来,工作中要有生气和热情。’这是一个重要的忠告,虽然代价惨重,但还不算太迟。于是,当我进入纽黑文队时,我下定决心在这次联赛中一定要成为最有激情的球员。” “从此以后,我在球场上就像一个充足了电的勇士。掷球是如此之快、如此有力,以至于几乎要震落内场接球同伴的手套。在烈日炎炎下,为了赢得至关重要的一分,我在球场上奔来跑去,完全忘了这样会很容易中暑。第二天早晨的报纸上赫然登着我们的消息,上面是这样写的:‘这个新手充满了激情并感染了我们的小伙子们。他们不但赢得了比赛,而且看来情绪比任何时候都好。’那家报纸还给我起了个绰号叫‘锐气’,称我是队里的‘灵魂’。三个星期以前我还被人骂作‘懒惰的家伙’,可现在我的绰号竟然是‘锐气’。” “于是我的月薪从25美元涨到185美元。这并不是我球技出众或是有很强的能力,在投入热情打球以前,我对棒球所知甚少。除了‘激情’还有什么能使我的月薪在十天内竟上升700%呢?” “退出职业棒球队之后,我去做人寿保险推销工作。在十个月令人沮丧的推销之后,我被卡耐基先生一语惊破。他说:‘贝特格,你毫无生气的言谈怎么能使大家感兴趣呢?’我决定以我加入纽黑文队打球的激情投入到做推销员的工作中来。有一天,我进了一个店铺,鼓起我的全部热情试图说服店铺的主人买保险。他大概从未遇到过如此热情的推销员,只见他挺直了身子,睁大眼睛,一直听我把话说完,最终他没有拒绝我的推销,买了一份保险。从那天开始,我真正地展开推销工作了。在12年的推销生涯中,我目睹了许多的推销员靠激情成倍地增加收入,同样也目睹更多人由于缺少激情而一事无成。” 弗兰克贝特格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与其说是取决于他的才能,不如说是取决于他的激情。凭借激情,他在烈日当空的酷热中超常发挥;凭借激情,他说服了自己的客户,最终创造出不凡的成就。 一个人如果仅仅是勉强完成职责,那么,他做起事来就会马马虎虎,稍遇困难就会打退堂鼓,很难想像这样的人能始终如一地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更别说能做出创造性的业绩了。如果你不能使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你就难以得到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可能沦为平庸之辈。 只有在热爱工作的前提下,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一个人在工作时,如果能以精进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即使是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精巧的工人;如果以冷淡的态度去做哪怕是最高尚的工作,也不过是个平庸的工匠。 当你满怀激情地工作,并努力使自己的老板和顾客满意时,你所获得的利益会增加。而工作中最巨大的奖励还不是来自财富的积累和地位的提升,而是由激情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 我欣赏满腔激情工作的员工,相信每个公司的老板也是如此。从来没有什么时候像今天这样,给满腔激情的年轻人提供了如此多的机会!这是一个年轻人的时代,各种新兴的事物,都等待着那些充满激情而且有耐心的人去开发。各行各业,人类活动的每一个领域,都在呼唤着满怀激情的工作者。 让我们先来看看美国前教育部部长、著名教育家威廉贝内特的一段叙述: 一个明朗的下午,我走在第五大街上,忽然想起要买双短袜。于是,我走进了一家袜店,一个年纪不到17岁的少年店员向我迎来。 “您要什么,先生?” “我想买双短袜。” “您是否知道您来到的是世界上最好的袜店?”他的眼睛闪着光芒,话语里含着激情,并迅速地从一个个货架上取出一只只盒子,把里面的袜子逐一展现在我的面前,让我赏鉴。 “等等,小伙子,我只买一双!” “这我知道,”他说“不过,我想让您看看这些袜子有多美,多漂亮,真是好看极了!”他脸上洋溢着庄严和神圣的喜悦,像是在向我启示他所信奉的宗教。 我对他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对袜子的兴趣。我诧异地望着他。“我的朋友,”我说“如果你能一直保持这种热情,如果这热情不只是因为你感到新奇,或因为得到了一个新的工作。如果你能天天如此,把这种激情保持下去,我敢保证不到10年,你会成为全美国的短袜大王。” 我对这段叙述中的少年做买卖的自豪感和喜悦感感到惊异。在许多商店,顾客需要静候店员的招呼。当某位店员终于屈尊注意到你,他那种模样会使你感到是在打扰他。他不是沉浸在沉思中,恼恨别人打断他的思考,就是在同一个女店员嬉笑聊天,叫你感到不该打断如此亲昵的谈话,反而需要你向他道歉似的。无论对你,或是对他领了工资专门来出售的货物,他都毫无兴趣。 然而,就是这个冷漠无情的店员,可能当初也是怀着希望和激情开始他的职业的。刚刚进入公司的员工,自觉工作经验缺乏,为了弥补不足,常常早来晚走,斗志昂扬,就算是忙得没时间吃午饭,也依然开心,因为工作有挑战性,感受当然是全新的。 这种在工作时激情四射的状态,几乎每个人在初入职场时都经历过。可是,这份激情来自对工作的新鲜感,以及对工作中不可预见问题的征服感,一旦新鲜感消失,工作驾轻就熟,激情也往往随之湮灭。一切开始平平淡淡,昔日充满创意的想法消失了,每天的工作只是应付完了即可。既厌倦又无奈,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也不清楚究竟怎样才能找回曾经让自己心跳的激情。他们在老板眼中也由前途无量的员工变成了比较称职的员工。 但是,如果你在周一早上和周五早上一样精神振奋;如果你和同事、朋友之间相处融洽;如果你对个人收入比较满意;如果你敬佩上司和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如果你对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引以为豪;如果你觉得工作比较稳定;只要对以上任何一个问题,你的回答中有一个“是”字,我就要告诉你:“你‘可以’恢复工作激情。” 让激情之火在你的心中熊熊燃烧吧。它会让你时刻充满了热情与力量,会让你的工作变得充满乐趣,会让你的生命充满朝气。 机会就在每一份工作中 在台湾,有一本非常流行的书,书名叫做这一生都是你的机会,作者在书中写道,只要你愿意真诚地面对自己,这一生都是你的机会,下定决心改变态度,你一定能够拥有充满幸福、创意与爱的人生。同样的道理,每一份工作同样是我们人生中的机会。但是,很多人常常看不到自己工作中蕴含的机会,反而不断地抱怨自己的工作。 著名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在畅销书自动自发地工作里讲到这样一个故事: 我在几周前去了中东一个美丽的小国做了一次演讲。演讲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和平常一样,带我参观了整个城镇及各处的景点。我们参观了那里的法庭、第一国家银行、砖场、医院还有监狱。接下来,他们带我去参观了那里的水电站,那是一个壮观的钢混结构工程,一年四季都在利用水力发电。 我就是在那里见到那位年仅21岁的年轻人的。他纽扣孔处别着的一枚发光的朱比特徽章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们的话题由此开始了。 我注意到水电站的公路旁边有一条砖路,这个年轻人无意中说,这是他和他的工人们一起修筑的。我半开玩笑地说,他们这么做仅仅是想着消磨时间。 一般来说,这样的工作都是由包工队来完成的,但这个年轻人却掌控着这里的全局。他看上去是一个很有经济头脑的人。我问了他一些问题,比如他来自哪里等等。但他都将话题避开了,而是把话题转到他们最新引进的发电机组上。 在回城的途中,一个组委会的官员对我说:那个年轻人你不妨多注意一下,他是3年前到这里的,那时我们正在建发电厂,包工队的老板雇他当他们的送水员,而在两周之后,他就当上了计时员。“有一天晚上,老板看到他把几米长的红色法兰绒布撕开,然后包在日光灯上。他们看起来是没有足够多的红灯来照明的。他十分抱歉地说他们没足够的资金购买新的设备来替换那些旧的。”他的全部回答就只这么多,他从不喜欢说一句无益的话,只是默默工作,并且把事情做到最好。他总是早上第一个来到电厂上班,晚上最后一个离开。他在这个水电厂勤勤恳恳地工作了一年。当包工队要走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包工队的老板助理。 “每次,包工队的老板要去芝加哥开会的时候总会把所有的权力下放到他身上,没有正式的合同,他就那么自然地接替了老板的所有工作。” “不久后,包工队又在可库卡找到了另一份工程。包工队的老板去那个城市指挥工作时,他把这里的一切事务又交给了这位年轻人全权处理。” “最后,当电站工程完全竣工,发电厂开始正常发电运行时,我们把这个能干的年轻人留了下来,让他来管理这个电站。” “包工队的老板说什么也不肯放人,而我们则下定决心要聘用他。尽管他自己也认为应该跟随当初收留他的包工队,但我们用1000美金的股票作为薪金最终把他留了下来。” “现在,他成了我们的财产,也是这个城市的一员。他很少说话,却特别专注于他的工作,他从不参加到任何纷争中去。现在,他把水电厂管理得很好,他还常鼓励大家学习和运用新知识。他常草拟计划、画草图,向大家提出各种好的建议。只要你给他一定的时间,他定能把一切你希望他做到的事做到最好。” 谁都知道,一份工作就是一次机会。我们提到的这个年轻人的成长之路正是美国无数出色而有能力的劳动者的典范。这个出身穷苦的孩子,据我所知,他的父亲是位牧师,依靠每年750美金的工资养活全家,但这并没有对这个孩子产生任何不良的影响。 这个孩子18岁开始给包工队送水,默默工作,幸运地被赏识,一步一步地做到这个位置。没有什么能比这样的经历更让人敬佩的了。这样的例子并非鲜见,相反,这样的故事在现在应该更为普遍和平常。今日的世界充满了希望和机遇,它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的勤奋工作、敬业、忠诚和有能力的年轻人来为它的明天作出更多的贡献。 其实,这样的故事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成功者都从事过普通的、最底层的工作,但是,和一般人不一样的是:他们从不抱怨这些公司,而是认真干好自己的工作,最终通过努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所以,不要抱怨你自己没有机会,应该扪心自问,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在干什么?你认真分析过你手头的工作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成就和好处吗?你认真思考过怎样把这份普通的工作做到最好,成为行业第一吗?而你是不是常常在羡慕别人的职位和薪水,而忘记了自己的工作呢? 世界上最大的金矿不在别处,就在你自己身上,而我们常常在别处不断地寻找。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我们的工作,尊重我们的工作,在工作中不断思考,就能发现机会,创造不同凡响的人生。 有个农夫拥有一块土地,生活过得很不错。但是,他听说要是有块土地的底下埋着钻石的话,他就可以富得难以想像。于是,农夫把自己的地卖了,离家出走,四处寻找可以发现钻石的地方。农夫走向遥远的异国他乡,然而,却没发现钻石,最后,他囊空如洗。一天晚上,他在一个海滩自杀身亡。 真是无巧不成书!那个买下这个农夫土地的人在散步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块异样的石头,他拾起来一看,晶光闪闪,反射出光芒。他拿给别人鉴定,才发现这是一块钻石。这样,就在农夫卖掉的这块土地上,新主人发现了从未被人发现的最大的钻石宝藏。 你也拥有钻石宝藏,那就是你的潜力和能力。你身上的这些钻石足以使你的理想变成现实。你必须做的,只是在工作中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做到最好,机会就会在你的身边出现。 钻石就在你家后院,机会就在每一份工作中,你所能做的也必须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不断进取、全力付出。相信不久,机会也会降临在你的头上。 态度决定一切 态度决定一切,从这句米卢曾经对于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要求中可以看出态度的重要意义。同样,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你的工作,就是你的生命的投影。它的美与丑、可爱与可憎,全操纵于你之手。一个天性乐观,对工作充满热忱的人,无论他眼下是在洗马桶、挖土方,或者是在经营着一家大公司,都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项神圣的天职,并怀着深切的兴趣。对工作充满热忱的人,不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会像希尔顿一样:哪怕是洗一辈子马桶,也要做个洗马桶最优秀的人!反之,对于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工作提不起兴趣甚至是厌恶,则不会取得人生成就。 让我们来看看那些在公司里取得领导赏识、在业绩上有巨大成就的人,仔细分析一下,你认为决定他们成功的前三位要素会是什么?很快,我们就能列出一大堆,因为决定不同人成功的关键要素不尽相同。针对同样的问题,有人曾做过万人次以上的调查。仔细分析与归纳,我们会发现其中似乎有一些规律:其中有一大类要素与他们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如积极、主动、努力、果断、毅力、奉献、乐观、信心、雄心、恒心、决心、爱心、责任心等这类因素大概占80%左右;另一类要素,属于后天修炼所得,叫“技巧”如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口才好、有远见、创造力强、技术好、工作能力强,这类要素大概占13%左右;还有一些看起来我们无权决定的客观因素,我们将它们归为“其他”类,如运气、机遇、环境、背景、长相、天赋等,这类要素约占7%左右。 既然决定成功的要素中80%都来源于态度,似乎我们已经可以得出结论:成功是因为态度。然而,你也许会认为这一结论似乎有些牵强,因为还有20%非态度因素,或许它们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要素。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技巧”的问题,比如,很多人都说自己不善于处理公司里的人际关系,那些成功的人却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但别人为什么人际关系好?不外乎,其一,他愿意与人接触;其二,愿意真诚与人相处,而此两点已是态度问题。相反,假使真的只是“用脑”做人,而非“用心”做人,则定然日久见人心,用技巧与人相处的结果是得到朋友、得到信任的速度与失去朋友、失去信任的速度一样快。同样,口才好,其根源也一定是因为他准备口才的态度。研究分析所有的“技巧”因素,都会得出同样的结论:态度与技巧其实是因果关系。所有今天的技巧都根源于昨天的练习技巧的态度。换句话说,今天的技巧有问题,是因为昨天的态度不够好,而明天的技巧如果不好,那一定是因为今天的态度出了问题。这13%的“技巧”若剔除时间因素,就属于“态度” 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类要素。运气不好,没有机遇,是人们为工作失败最容易找到的借口。偶尔一次运气,当然归功于运气,然而,成功仅靠一次运气远远不够,因为靠这一次运气而成功,但十有八九会因为没有下一次运气而失败。成功需要持续的好“运气”而持续的运气肯定不是“运气”的本身在起作用,恰恰是因为积极主动去准备、创造“运气”的态度与把握“运气”的能力。 所以,在工作面前,态度决定一切。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不重视工作的人。只有态度改变了,我们才能改变事情。不同的态度,成就不同的人生。因为,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而行为决定结果。 有一则寓言故事,蕴含了这个深刻的哲理。 赵秀才与钱商人死后一起来到天宫,玉帝看过功德簿后对他们说:“你们二人前生没有做什么坏事,我特准许你们来生投胎为人。但现在只有两种做人的方式让你们选择,一种是工作,一种是不工作。”上帝说完,便让赵秀才和钱商人慎重考虑后再做选择。 赵秀才心想,前生我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有时还填不饱肚子,现在准许不做工作,也就是吃、穿都是现成的,我只要坐享其成就行了。那样真是太舒服了。想到这里,他第一个说道:“我要做不工作的人。” 钱商人看到赵秀才选择了来生过不劳而获的人生,他想到自己前生经商赚了一点钱,来生就把它们都拿来投资,造福社会。于是,他心甘情愿地选择了做工作的人。 玉帝看他们选择完了,当下判定二人来生的命运:“赵秀才甘愿过不劳而获的人生,下辈子做乞丐,整天向人索取饭食,接受别人的施舍。钱商人甘愿过有工作的人生,下辈子做富豪,行善布施,帮助别人。”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选择人生时,其实也在选择工作态度。工作态度决定一切。谁懂得“工作即做人”的道理,他的人生结局就不会太坏。 因为,工作是我们立身成事之本。我们懂得工作,就永远有可以付出的资本;我们贪图安逸,就永远有追逐安逸的企求。工作越多,付出越多,收获越大;懒惰越多,收获越小。人生就是由这样一种惯性趋势操纵着,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这种惯性趋势就会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只要我们养成工作的习惯,我们就会拥有越来越多的可供奉献、造福社会的资本。 工作,使我们摆脱了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漂浮状态;使我们的心得到沉淀,也使我们的才智得到发挥。只有工作才能造就人格上的高贵,同时也造就了事业上的辉煌。你种下什么因,收获的就是什么果。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因为我们的工作,为他人造就了幸福和快乐,而这种幸福和快乐,最终也会降临到我们自己身上。 态度比能力更重要 最近常听说这样一句话:“态度胜于能力”初时听来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细细品味确很有道理。 小张上中学的时候,老师出了道数学难题,叫小张和另一名同学上讲台解答。小张很快考虑好解答步骤,而另一名同学还在那里凝神。为了表现一下聪明才智,小张很得意地用粉笔在黑板上“刷刷刷”三下五除二,就摆弄好了。这个时候,那名同学还在一笔一画地写着。小张很自豪,将粉笔头一扔,大摇大摆地回到座位。 结果是,小张和那位同学都答对了,但老师给的评语却大不相同。她指着黑板上小张写的字说:“看看,急急忙忙,潦潦草草,马马虎虎,这是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吗?在能力相当的情况下,做学问其实就靠一个人的态度了” 小张心中并不服气。我看重的是结果,而老师要的似乎还有过程。 多年后,小张去应聘一个会计职位。由于有相关工作经历和较高的职称,小张的竞争对手们纷纷落马,剩下一个其貌不扬的家伙与小张去迎接最后的面试。 那个单位的会计主管接待了他们,他拿出一堆账本,要他们两个人统计一下某个项目的年度收支情况。虽然只是“小儿科”但小张不敢懈怠,每个数字都牢牢把握,认真在算盘上加加减减。 约一个小时左右,小张便完成任务了。10分钟后,竞争对手也收工了。会计主管叫他们在一旁等待。然后拿着他们的“试卷”去老总办公室。 结果令小张吃惊和恼火——他没有被录用!为什么?会计主管回答:“你没有做月末统计,而他不但做了,还做了季度统计。”小张问:“不是要年度统计吗?”主管笑道:“是啊,但年度统计数据应该从每月合计中得出——这不算什么会计学问,但反映了做会计的严谨态度。也许你们能力相当,所以,我们最后要看的就是各人的态度了。” 那以后“态度”一词在小张心中生了根——同样的能力,在不同的态度下,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未来。态度也许是另一种能力,有时比能力更重要。 我们常常发现,同样一起到一个公司工作的人,同样的起点,但是,几年之后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的人成为公司里的核心员工,受到老板的器重;有的人一直碌碌无为;有些人牢骚满腹,总认为与众不同,而到头来仍一无是处众所周知,除了少数天才,大多数人的禀赋相差无几。那么,是什么在造就我们,改变我们?是“态度”!态度是内心的一种潜在意志,是个人的能力、意愿、想法、感情、价值观等,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外在表现。 在企业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态度。有的勤勉进取;有的悠闲自在;有的得过且过。工作态度决定工作成绩。我们不能保证你具有了某种态度就一定能成功,但是成功的人们都有着一些相同的态度。 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三类工作态度的人。 第一类人是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工作的人。这种人的口头禅就是:“那么拼命干什么?大家不都拿同样的薪水吗?”这样的人从来都是按时上下班,从不行差踏错;职责之外的事情一概不理,分外之事更不会主动去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遇挫折,他们最擅长的就是自我安慰:“反正晋升上去是少数人的事,大多数人还不是像我一样原地踏步,这样有什么不好?” 第二类人是那些牢骚满腹的人。这样的人永远悲观失望,他似乎总是在抱怨他人与环境;认为自己所有的不如意,都是由于环境造成的。他常常自我设限,让自己本身无限的潜能无法发挥;他其实也是一个有着优秀潜质的人,然而,却整天生活在负面情绪当中,完全享受不到工作的种种乐趣。他总是牢骚满腹,这种消极情绪会不知不觉传染给其他人。 第三类人就是积极进取的人。在企业里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会热情地和同事们打招呼,精神抖擞,积极乐观,永争第一。他们总是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是在项目受到挫折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因此,他们总能让希望之火重新点燃。同事们都喜欢和这样的人接触,他们虽然整天忙忙碌碌,但却始终生活在正面情绪当中,时刻享受工作的乐趣。 在公司里面,第一类人时刻面临着解雇的危险,第二类人工作没几天一定会被解雇,只有第三种人,他们大多数都会得到晋升。其实,他们在能力和智力上并不一定胜过第一类人,只不过是他们的工作态度比前两者好多了而已。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员工与员工之间在竞争智慧和能力的同时,也在竞争态度。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行为,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进取。态度越积极,决心越大,对工作投入的心血也越多,从工作中所获得的回报也就相应地越多。 那些慵懒怠懈的人、那些态度上不具备竞争力的人只注重事物的表象,无法看透事物的本质。他们只相信运气、机缘、天命之类的东西。看到他人工作出色,他们就说:“那是天分。”看到人家屡次加薪,他们就说:“那是幸运!”发现有人为老板所重用,他们就说:“那是机缘。” 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工作,你的态度都决定了你成就的高度。那些有能力而态度不好的人,我们随处可见,而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公司和老板没有给他们机会。他们根本不知道,态度其实也是一种能力,一种比技术知识更重要的能力。 工作中没有小事 有一位年轻人来到一家家装公司工作,因为打扫卫生,洒的水溅到了板材上,他认为实在是一件小事,一点也没有在意。但是,过了不久,公司老板来视察,在工地上严厉地训斥了这个年轻人一番。从此,这个人懂得了,洒一点水不是小事。 年轻人负责的第一个工地终于等到验收了。除了有些细节没到位,例如涂料只是有点沙眼,油漆只是有点刷痕等小事。当年轻人一脸希望等着来工地检查的老板对他赞许有加时,却被批评得无地自容。从此,这个人懂得了,这也不算小事。 是的,如果你想成功,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小事情。 有一位学箭的壮士,怀着满腔热情,找了一位百步穿杨的师傅。准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迅速成为一名射箭高手。哪知,好不容易让人收他为徒后,师傅却一不教他拉弓,二不教他搭箭。教他干什么呢?要他每天在百步之外,盯着墙上一只苍蝇那么大的小圆点。并且告诉他:什么时候这个小圆点看成有斗笠大的时候再来找他。这位壮士心里虽然感到可笑,但还是拗不过师傅,只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皇天还真是不负有心人,有一天,他终于成功了!结果我不说,大家也应该猜得到,能把苍蝇那么小的圆点看成斗笠那么大的圆圈,哪有不百发百中的道理呢? 在现实中,工作是件很棘手的事。其实工作很简单,只要我们从心底里实实在在从小事着眼,工作中又踏踏实实从细节着手,没有不“让客户100%满意”的道理,也不可能不100%把企业做大做强。 很多时候,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一个毫不起眼的变化,却能改变人的一生。 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车站的站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引导乘客进出站口,回答顾客的提问;清洁工便是打扫车站、保持车站的整洁;也许你每天所做的可能就是接听电话、处理文件、参加会议之类的小事。你是否对此感到厌倦,是否因此而敷衍应付,心里有了懈怠? 在工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必要总是想到做什么样的事才能成大器,工作图名图利,惟恐有名有利的事漏了自己,想尽办法也要沾点光,对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看不上,不愿意去做。记住,工作中无小事,要想把每一件事做到完美,就必须付出你的热情和努力。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有一位小职员,他在任何签名的时候都不忘在名字下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公司董事长知道这件事后感慨地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传公司的声誉,真是公司的荣幸!”后来这位小职员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还有这么个故事,在开学第一天,老师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年咱们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个,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可是一年之后,全班却只有一个学生坚持下来。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大哲学家柏拉图。 “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这正是许多人的心态。但是,请看看吧,所有的成功者,他们与我们都做同样简单的小事,惟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 成功不是偶然的,有些看起来很偶然的成功,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无论是“每桶4美元”还是“把胳膊往前甩”都要求人们必须具备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种坚持到底的信念,一种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一种发自内心的责任心。 一粒老鼠屎打搅一锅汤,很多时候,一件小事情往往关系到事情的全部。一位管理大师说,小事影响品质,小事体现品位,小事显示差异,小事决定成败。可以说,无论是领导者、管理者,抑或是一个普通人,都不能不重视小事,不能不关注小事。“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些浅显的道理,我们似乎都懂,可遗憾的是我们常常对很多小事情不屑一顾。难怪有人说,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不缺少各项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 从一件小事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也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能够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待工作严肃认真,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不要等老板来安排你的工作 有很多这样的人,经常闲着无事可干,走过去一问原因,就说:“老板安排的事情做完了啊!”这样的人每个公司都大有人在,他们认为,只要做完老板安排的工作任务就是做到最好了。 这种老板安排一件事情就只做一件的人,迟早会失去工作,因为,老板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安排他的工作。如果你想成为最优秀的员工,那么,就要做到不等老板来检查,你就做好了你的工作,而且还要懂得主动去做更多的事情。 在新经济时代,昔日那种“听命行事”不再是“最优秀的员工”模式,时下老板欣赏的,是那种不必老板交待,积极主动去做事的人。那些不论老板是否安排任务、自己主动促成业务的员工,那些交给任务、遇到问题后不会提出任何愚笨的、啰嗦问题的员工,那些主动请缨、排除万难、为公司创造巨大业绩的员工,就是时下老板要找的人。他们与那些充满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工作态度,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诱才能把事情办成的被动者相比,确实有天壤之别。现代市场经济,只需要那些主动执行的人。 千万不要认为只要准时上班、按点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就是完成工作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领工资了。其实,工作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工作需要热情和行动,工作需要努力和勤奋,工作需要一种积极主动、自动自发的精神。自动自发工作的员工,将获得工作所给予的更多的奖赏。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积极进取呢?坦诚地说,现在许多年轻人,大多是茫然的。他们每天在茫然中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领回自己的薪水,高兴一番或者抱怨一番之后,仍然茫然地去上班、下班他们从不思索自己在工作中应该积极进取,可以想像: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只是被动地应付工作,为了工作而工作,他们不可能在工作中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和智慧。他们只是在机械地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创造性地、自动自发地工作。 其实,工作是一个包含诸多智慧、热情、信仰、想像和创造力的词汇。卓有成效和积极主动的人,他们总是在工作中付出双倍甚至更多的智慧、热情、信仰、想像和创造力,而失败者和消极被动的人,却将这些深深地埋藏起来,他们有的只是逃避、指责和抱怨。 工作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爱,一种对工作的热爱。工作需要热情和行动,工作需要努力和勤奋,工作需要一种积极主动、自动自发的精神。只有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工作,我们才可能获得工作所给予的更多的奖赏。应该明白,那些每天早出晚归的人不一定是认真工作的人,那些每天忙忙碌碌的人不一定是优秀地完成了工作的人,那些每天按时打卡、准时出现在办公室的人不一定是尽职尽责的人。对他们来说,每天的工作可能是一种负担、一种逃避,他们并没有做到工作所要求的那么多、那么好。对每一个企业和老板而言,他们需要的决不是那种仅仅遵守纪律、循规蹈矩,却缺乏热情和责任感,不能够积极主动、自动自发工作的员工。 工作不是一个关于干什么事和得什么报酬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生命的问题。工作就是自动自发,工作就是付出努力。正是为了成就什么或获得什么,我们才专注于什么,并在那个方面付出精力。从这个本质的方面说,工作不是我们为了谋生才去做的事,而是我们用生命去做的事!成功取决于态度,成功也是一个长期努力积累的过程,没有谁是一夜成名的。 所谓的主动,指的是随时准备把握机会,展现超乎他人要求的工作表现,以及拥有“为了完成任务,必要时不惜打破常规”的智慧和判断力。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和责任,并永远保持一种自动自发的工作态度,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那些成就大业之人和凡事得过且过之人的最根本区别。明白了这个道理,并以这样的眼光来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工作就不再成为一种负担,即使是最平凡的工作也会变得意义非凡。在各种各样的工作中,当我们发现那些需要做的事情——哪怕并不是分内的事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发现了超越他人的机会。因为在自动自发地工作的背后,需要你付出的是比别人多得多的智慧、热情、责任、想像和创造力。 因此,当你明白这样的道理以后,请主动去做你要做的事情,不要等你的老板和上司来安排你的工作,自己的生命自己做主,当你全力以赴地做好你的工作的时候,你将得到你最高的回报。 接受工作的全部 当我们选择一项工作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是选择做这项工作的好处和快乐,同时也选择了这份挑战和迎接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我最适合做什么工作?”这样自问的人并不很多,一般人没有资格这样问,现阶段就业压力如此之大,能找到一份工作已经很不错了,哪里还容得你挑肥拣瘦?除非你具有相当专业水平、有人所不具有的操作技能,许多情况下,你别无选择。 “别无选择”也是你所认可的,否则,你为什么不辞职?为什么不想方设法换个你更喜欢的工作呢?在没有调换到新的岗位之前,你所在的岗位,就是你最好的选择。 一旦接受了工作,态度比能力更重要,态度能决定工作质量和效率,有了好态度,有了热心和激情,没准会让你喜欢上一项刚开始还陌生的事业,并做出令人骄傲的成绩来。 一个工作责任感强的人,如果不做高精尖技术活,搞一般的管理,只要用心去做,即使不是能做得“最好”但是“做好”应该不难。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做一个合格的税务管理员没什么问题;除了计算机硬件维修和软件开发,一个合格的高中生略加钻研,足以胜任国税机关其他工作,甚至做领导干部。 在机关呆久了混油了,觉得上下班也就是那么回事,若工作太突出,别人会觉得你“有野心”反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慢慢地,也就随波逐流,反正“羊随大群不挨打” 有了些资历能力,尽管不乏工作激情,却生出些倚老卖老的心境,工作不顺心,免不了牢骚满腹,遇到挫折,不开心的时候,就想撂挑子,甩手不干了,工作质效因此打了折扣。 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职业,选择了这个岗位,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而不仅仅是只享受它给你带来的益处和快乐。 只要做一份工作,就必然会遇到苦难和挫折,这个时候,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抱怨,推卸责任。但是,不管你怎样选择,我们怎么可以只接受工作带给我们的薪水和快乐,而不去承担工作带来的责任与压力呢? 这个世界上,不管什么样的工作,背后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艰辛,体力劳动者,会因为工作环境不佳而感到劳累;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工作的中层管理者,会因为忙于协调各种矛盾而身心疲惫;居于高位的领导者,有公司内部管理和企业整体运营的压力。你无法想像一个总经理会说:“我只想签个字就领高工资,至于公司的年度利润指标,这需要承担太多的压力,我受不了。”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承担和忍受工作给我们带来的各种问题和压力。如果说一个清洁工人不能忍受垃圾的气味,他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清洁工吗?如果说一个推销员不能忍受客户的冷言冷语和脸色,他能创下优秀的业绩吗? 只想接受工作的益处和快乐的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人。他们在喋喋不休的抱怨中,在不情不愿的将就中完成工作,必然享受不到工作的快乐,更无法得到升职加薪的奖赏。 小赵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修理工,从进厂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不停地发牢骚,什么“修理这活太脏了,瞧瞧我身上弄得”什么“真累呀,我简直讨厌死这份工作了”每天,小赵都是在抱怨和不满的情绪中度过。他认为自己在受煎熬,在像奴隶一样卖苦力。因此,小赵每时每刻都窥视着师傅的眼神与行动,有空隙,他便偷懒耍滑,应付手中的工作。 转眼几年过去了,当时与小赵一同进厂的三名员工,各自凭着自己精湛的手艺,或另谋高就,或被公司送进大学进修了,惟有小赵,仍旧在抱怨声中做他的修理工。 那些求职时念念不忘高位、高薪,工作时却不能接受工作所带来的辛劳、枯燥的人;那些在工作中推三阻四,寻找借口为自己开脱的人;那些不能不辞辛劳满足顾客要求,不想尽力超出客户预期提供服务的人;那些失去激情,任务完成得十分糟糕,总有一堆理由抛给老板的人;那些总是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这不满意那不满意的人,都需要一声棒喝:记住,这是你的工作! 记住,这是你的工作!我认为,应该把这句话告诉给每一个员工。不要忘记工作赋予你的荣誉,不要忘记你的责任,不要忘记你的使命。坦然地接受工作的一切,除了益处和快乐,还有艰辛和忍耐。 正如“世界上没有不享受权利的义务,也没有不尽义务的权利”任何工作都有两面性,它能给你带来益处,稳定的工作收入,让你得以养家糊口;成功的感觉,让你实现人生的价值,同时,它也会给你带来痛苦和磨难。 热爱自己的岗位,工作会向你微笑,厌恶自己的工作,将会被工作所厌恶。接受工作,那么就要接受工作的全部。 执行不找任何借口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有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 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惟独一个小和尚与师父坦然相对。师父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父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惟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 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父的衣钵传人。 这个小和尚之所以能够成为师父的衣钵传人,就在于他能够做事情有结果。 反观我们的企业里面,有多少人总是在抱怨,遇到困难就不停地找借口?企业就是企业,企业生存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持续赢利。所以,在企业里面,容不得任何的借口和抱怨。 工作就是要结果,没有结果,任何理由都没有价值。工作面前,只讲结果,不讲借口。这样做也许粗暴了些,但执行重要的就是行动,有行动不一定有结果,但没有行动注定不可能有结果! 很多人一直不理解外国的企业里怎么会流行“先开枪,后瞄准”这样的口号,在普通人的脑海中,一直都是要“先瞄准,后开枪”的。 但惠普前总裁卡莉给我们上了一课。她上任之后,做的就是“先开枪,再瞄准”先开枪再瞄准的逻辑,就是强调:一个差的结果,也比没有结果强。所以,有行动能力的人,这种人永远都先做再说。 凡是决定了的,就是对的,这是麦当劳七大方针中的最后一条,也是麦当劳方针中最重要的一条。 这一切都说明一个道理:不要找借口,先做再说。只有去做,我们才能在做的过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企业需要的不是借口,而是结果。 不找借口,生活中你可以与热情为伴走向成功,亦可以抓住希望的翅膀继续飞翔;不找借口,遇到困难时不挖空心思编织花言巧语为自己开脱,而是义无反顾、积极主动地去面对。那样生活中的我们将永远充满热情,那样我们也就离成功越来越近。 很多时候,我们理想中的事情没有做成功,尝试到了种种失败、沮丧的痛苦,其实细细分析,你不难发现,这些没有成功的事情当中有一大部分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拖沓、懒惰造成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总是找出种种理由来蒙蔽、搪塞自己:“哎,没有关系,来得及,明天吧”结果在多少个明天后就明日复明日了,到头来万物皆空。猛然间醒悟,才发现借口是一种很糟糕的毒品,在享受过它的“好处”后,会让你第二次、第三次情不自禁地接近它,而随之换来的也就是个人心理的消极,事业、学业的一事无成。 不找借口,生活中的你比别人多了可以思考的时间,利用这个时间,你可以去精熟你的工作,去设想你的未来,去改正过去的错误。利用这些时间,你还可以养精蓄锐、蓄势待发。 不找借口,意味着你比别人多了一分成功的机会,意味着你可以全力以赴地做事,没有私心杂念;不找借口,意味着你可以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做别人不能做的事情;不找借口,意味着你的生活从此没有对抗,只有一个目标,简洁明了。 不找借口,意味着你是一个成功的人。 不找借口,看似没有后路可退,看似缺乏人情味,但是它却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最大潜能,无论你是谁,在生活中,无需找寻任何借口,失败了也罢,做错了也罢,让借口沉默,让我们从此与成功结缘! 用生命去工作 工作不是为了谋生才做的事,而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中将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工作内容将是什么?从根本上说,这不是一个关于干什么事和得什么报酬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生命价值的问题。工作就是付出努力。正是为了成就什么或获得什么,我们才要专注于工作,并在那个方面付出精力和努力。 工作是上天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必须用生命去工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古已有之,但在作与息的交替轮回中,我们也耗尽了生命,所以工作既然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必然是我们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这样说,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是我们亲手制成的雕像,是美丽还是丑陋,可爱还是可憎,都是由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正如我们的人生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一样。一个人工作时,如果能以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不论所做的工作怎样,都不会觉得劳苦。事实上,一个人如果能以充分的热忱去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精巧的人;反之,如果以冷漠的态度去做最高尚的工作,充其量也不过是平庸的办事员。没有体现个人理念的工作永远都不是自己的工作,因为任何人都可以做甚至做得更好,试问这样的人在工作中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工作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用心积累而成的,用心工作,工作也将给予我们相应的回报,善待工作也是善待我们自己的生命。 有的人每天踩着时间的尾巴准时上下班,但他们的工作很可能是死气沉沉的、被动的。当他们的工作依然被无意识所支配的时候,很难说他们对工作的热情、个人的智慧、创造力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了,也很难说他们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他们只不过是在“过日子”或者“混日子”罢了! 用生命去工作,这句话很重,但它包含了太多的责任和义务,任何人都不会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所以对工作负责,就是对我们的生命负责。 用生命去工作,就是要忠诚的、带着永不熄灭的热情,就是要义无反顾、不求回报。伟大是工作,平凡也是工作,当你陶醉其中时,你才会感到快乐。用生命去做的革命事业,敢于面对敌人滴血的屠刀;用生命去做的平凡事业,甘于奉献自己如火的青春;伟大的艺术作品,是从艺术家躯体里迸发的生命之火;平凡的人生,创造了世界的所有基本物质单元。 工作是一件非常富有创造性的事情,有时候重要的不是结果,是那个创造的过程。或许我们没能像那些艺术家创造出不朽的神话,也不能像那些企业家创造出炫目的财富,更不能像那些政治家取得骄人的政绩,但我们每个人都在创造着,农民播种着收获,工人锻造着希望,士兵保卫着祖国,千千万万的人共同构建了人类、社会、生活、国家。一个人的一生需要承载的东西很多,年幼时你为人子、为人女。年长时你为人母、为人父。很多时候我们的生命不只是为了自己而存在,在最辉煌、最灿烂的青春岁月,你身边有友情、有爱情,更有工作。 爱尔伯特马德说:“一个人,如果他不仅能够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且还能够借助于极大的热情、耐心和毅力,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到工作中,令自己的工作变得独具特色,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并令人难以忘怀,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真正艺术家。而这一点,可以用于人类为之努力的每一个领域:经营旅馆、银行或工厂,写作、演讲、做模特或者绘画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到工作之中,这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一个人打开天才的名册,将要名垂青史的最后三秒钟。” 发明大王爱迪生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用生命工作的人,他的一生都在工作。平时他每天工作达18小时以上,而且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工作中去的。即使80岁时,他仍然不懈努力地工作着,爱迪生下定决心:“我能活多久,就工作多久。”毫不夸张地讲,爱迪生是我们每一个现代人工作的榜样。 当今社会是竞争激烈的信息社会,国家需要有志向的人,企业需要有敬业精神的人,我们别无选择。生活的主题,只能是跨越鸿沟峡谷,永不松懈;让我们树立强烈的责任心、荣誉感和严明的纪律意识,自信、诚实、主动、敬业,做值得信赖的能够承担重任的人吧!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近乎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就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因此我们应该让自己的生命更加色彩斑斓,就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的工作,应该带着激情去工作。如果我们能以对待生命的态度对待工作,并且将这些精神运用到工作中去,你会发现工作如同生命一样多姿多彩。 和你的工作谈恋 不管我们是老板、是管理者、还是员工,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这样一个严肃的事实:我们必须长期地、努力地工作。 如果你所从事的工作你并不喜欢,那这份工作将成为你的负担,长期下去将使你心情压抑,工作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身心疲惫,失去对自己的工作的激情。 其实不仅仅只有你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在工作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人也面对过同样的问题,但是,他们却有着自己的秘诀——和工作谈恋爱。 很多人工作不开心,没有取得业绩,就是因为他们犯了一个错误——没有和他的工作谈恋爱。 有人对恋爱婚姻有这样一个说法: 太太绝不会有错,如果太太有错,一定是我看错;如果我没有看错,一定是因为我的错,才害太太犯错;如果是太太自己的错,只要她不认错,那就是我的错;如果太太不认错,即使她有错,那仍然是我的错。总之,太太绝不会有错。 同样的道理,你将这里面的“太太”换成“上司”、“老板”、“主管”同样成立。如果我们用对待恋人或太太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工作,我们一定能够把工作做到最好。不过,和工作谈恋爱不能只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实在行动当中的。 张梅供职于一家金融担保公司,在三年的工作中,凭着自己对工作的热爱和努力的付出,她晋升为本部门的主管,由于她总能认真倾听同事的想法,了解部下所关心的事情,并领导她的部门出色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她的部门赢得了好评,成为全公司公认的可以委以重任的团队。 与此相反,三楼有一个运营部门,人数众多,绩效却不理想,他们与张梅的团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成为大家批评的焦点。为了能让公司有一个全面的改观,老板决定提升张梅为三楼的业务经理。几个星期后,张梅慎重而又很不情愿地接受了提升,虽然公司对她接手三楼寄予厚望,但她却是硬着头皮接受了这份工作。工作的开展自然十分艰难,但是,张梅迅速调整心态,把对这份工作的厌恶转变成了爱,同时,她的这种积极的情绪深深地影响了员工,在这种精神的支持和鼓舞下,张梅所在的部门迅速改变,并最终成为公司的典范。 有句话说得好:“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作为一名员工,张梅强迫自己爱上自己选择和接受的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公司作出巨大的贡献,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写下了闪亮的一笔。 其实,任何人都有可能不得不做一些令人厌烦的工作。即使给你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但如果总是一成不变的话,任何工作都会变得枯燥乏味。许多在大公司工作的员工,他们拥有渊博的知识,受过专业的训练,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拿一份不菲的薪水,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对工作并不热爱,视工作如紧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出来工作。他们精神紧张、未老先衰,工作对他们来说毫无乐趣可言。 爱一个人就要爱她的全部。同样,我们爱我们的工作,也要爱工作的全部。一件工作有趣与否,取决于你的看法,对于工作,我们可以做好,也可以做坏。可以高高兴兴和骄傲地做,也可以愁眉苦脸和厌恶地做。如何去做,这完全在于我们。所以只要你在工作,何不让自己充满活力与热情呢? 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学会热爱自己的工作,即使这份工作你不太喜欢,也要尽一切能力去转变,去热爱它。并凭借这种热爱去发掘内心蕴藏着的活力、热情和巨大的创造力。事实上,你对自己的工作越热爱,决心越大,工作效率就越高。 当你抱有这样的热情时,上班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工作就变成了一种乐趣,就会有许多人愿意聘请你来做你更热爱的事。如果你对工作充满了热爱,你就会从中获得巨大的快乐。 设想你每天工作的八小时,感觉就像和你的恋人在一起的那种滋味,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 所以,我们应该以谈恋爱的心情面对工作,不仅要选择自己的所爱,忠于自己的选择,还要在漫漫情路上费心经营,这样的爱情才可长可久,用这样的态度面对工作,才可能在工作中有所收获。 把工作当成事业 如果你只把工作当作一件差事,或者只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是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你仍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激情。但如果你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看待,情况就会完全不同了。 曾经有段时间,中央各大新闻媒体报道了一个把工作当成事业的人,他就是马班邮路上的忠实信使王顺友。王顺友是四川省木里县邮政局马班邮路乡邮员,在王顺友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他本人这样谈了他对工作的认识:“1985年,走了一辈子马班邮路的父亲,把他手中的马缰绳交给了我,对我说‘父亲老了,走不动了,这个班今后就交给你。’那年我才20岁。我走的是父亲走过的路,一走就是20年。” “我走的路都是高山和峡谷,人烟稀少、气候恶劣。大多数时候只能露天宿营,在山岩底下、草地上、大树底下搭个简易的帐篷就睡。一路上,先要爬山,翻海拔4000多米的察尔瓦雪山,气温在零下十几度,冷得要命;下山走到海拔1000多米的雅砻江河谷,气温40多度,又热得要命。饿了就啃几口糌粑面,渴了只能喝几口山泉水或吃几口冰块。最苦的是雨季,常常摔得浑身是泥,夜里也只能裹一块塑料布睡在泥水里。到了晚上,山里更是静得可怕,我燃起火,也想家中的妻子儿女。” “其实,这些年来我最难受的是觉得对不起我的家人,特别是对不起妻子和父亲。但我不能对不起邮路上的父老乡亲。高原上的各民族兄弟,都讲究做人要实在、诚恳、厚道。说实话,乡亲们对我太好了,组织上对我太关心了,省、州邮政局领导多次到木里看望我,还改善了我家的住房条件,我就是再苦再累也报答不了。” “我不怕困难,不怕吃苦,就怕别人说我工作没做好,对人不厚道。只要大家说我是个好人,是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我就满足了。” 王顺友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北京及全国其他省市做报告许多场,场场爆满,并且感人至深。与其说是王顺友的事迹感人,还不如说是他对工作的态度与听众产生了共鸣。在当前,人们对工作非常浮躁,把工作不当一回事情,出现像王顺友这样的人是正当其时,让人们经受一次工作精神的洗礼。 与王顺友相比,很多人的工作条件、工作收入、工作地位等等都比他好很多很多,但这些人总觉得工作没有激情、没有意思,没有前途。如果此时你想一想王顺友的所作所为,或许你会有所明白什么是把工作当成事业,以及把工作当成事业的美好享受。 诚然,一个人工作苦了、累了,叫个苦、诉个累本也在情理之中。然而,这其中却蕴含着两种对待工作的不同态度。不叫苦的人,也许把他工作中的苦与累当成了通往理想目标的一门“必修课”;而叫苦的人,则可能把它当成了一门自己并不情愿的“必修课” 王顺友每月要在高山峡谷中徒步行走近千公里,他所经受的苦和累不用多说人们也能体会得到,但他却从不叫苦,因为他觉得苦和累的代价与自己的乡邮事业相比,与乡亲们接到家书时的一张张笑脸相比算不了什么。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如果一个人能够把本职工作当成事业来做,那么他就成功了一半。然而,不幸的是,对今天的一些人来说,工作却并不等于事业。在他们眼里,找工作、谋职业不过是为了糊口、混日子而已。 每逢加班,总能看见一种“有趣”的现象:一些人即使天天都在加班,经常熬更守夜也不叫苦且乐此不疲;而另一些人即使今天是第一次加班,或是很偶然地加一次,嘴里却叫苦不迭。 其实,人性中有很多弱点,如贪图享受、容易满足、回避困难、自轻自贱、盲目乐观、懒散傲慢等等。如果没有把本职工作当事业做的想法,这些弱点可能就会变得很难控制。 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的员工中最可悲也是最可怜的一种人,就是那些只想获得薪水,而其他一无所知的人。 同一件事,对于工作等于事业者来说,意味着执著追求力求完美。而对于工作不等于事业者而言,意味着出于无奈不得已而为之。 当今社会,轰轰烈烈干大事、创大业者不乏其人,而能把普通工作当事业来干的人却是凤毛麟角。因为干事创业的人需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 工作就是生活,工作就是事业。改造自己、修炼自己,坚守痛苦才能凤凰涅槃。这应当是我们永远持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丢掉了这个,也就丢掉了灵魂。坚守了这个,就会觉得一切都是美丽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这样一想,工作就会投入,投入就会使人认真。同样,工作就会有激情,而激情将会使人活跃。 有一句话说得好:“今天的成就是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有赖于今天的努力。”把工作和自己的职业生涯联系起来,为对自己未来的事业负责,你会容忍工作中的压力和单调,觉得自己所从事的是一份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并且从中可以感受到使命感和成就感。 和团队并肩作战 无论是在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独行侠”在拼命地工作,但他们的工作业绩却是平平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也许这些“独行侠”也觉得奇怪,我比别人付出的多,为什么我的业绩一般,甚至有时还差点丢掉饭碗了。答案是:1和1小于2,1加1大于2。这个答案可能令人茅塞顿开,原来个人要和团队并肩作战,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万科老总王石说过:“我的灵感来自团队。我给外界的错觉是因为个人能量非常大而成就了万科的今天。其实不是这样。我对万科的价值是选择了一个行业,树立了一个品牌,培养了一个团队。”后者的价值最大。的确,团队的力量是企业家最大的资本,聚集了一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富有激情的万科团队推动着万科与时俱进。 连万科老总王石都知道和团队并肩作战的重要性,而且承认万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主要依靠团队的力量。但我们有不少员工却觉得自己可以完成这个完成那个,而完全忽略了与团队合作。 在动物界里,有一个特别注重团队作战的动物,它就是蚂蚁。让我们来听听蚂蚁自己是怎么说的: 我们蚂蚁过着群体生活,从蚁王到工蚁有明确的任务,没有等级特权、没有内耗,每个个体都自觉维护整个群体的利益。组织有序、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忠于职守、坚忍不拔是我们组织的特色。 正是由于有了这种组织体系和与这种组织体系相对应的团结互助的蚂蚁文化,一些个体比我们个体强大成千上万倍的动物灭绝了,但个体渺小的我们却能渡过一个个难关,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地球的各个角落代代繁衍、连绵不断。 如今,许多朋友感叹我们蚂蚁团队的力量不可思议,令人震撼,感叹我们能造蚁山,能悄然瓦解各种庞然大物,甚至撼动千里之堤。但我们种族最初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最初的时候,我们的家族里,每只蚂蚁都独自为战,还划分领地,同时又经常互相争夺食物,整个种族内部充满了自私、争吵、仇恨和战争。而且这种自私、争吵、仇恨和战争不断升级,程度越来越激烈,后来连上帝也看不下去了。 终于有一天,上帝来到我们祖先的身边,说要带大家访问一下天堂和地狱,看看它们之间的区别。 所有的蚂蚁都非常高兴,跟着上帝先来参观地狱。地狱的人正在吃饭,但奇怪的是,一个个面黄肌瘦,饿得嗷嗷直叫。原来他们使用的筷子有一米长,虽然争先恐后夹着食物往各自嘴里送,但因筷子比手长,总是吃不着。“地狱真悲惨啊!”每个蚂蚁都慨叹。 之后,大家又随上帝来到天堂。天堂的人正好也在吃饭,一个个却红光满面,充满欢声笑语。但奇怪的是,天堂的人使用的也是一米长的筷子,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在互相喂对方! 天堂与地狱的天壤之别,给我们的祖先上了生动的一课。从此,我们的祖先意识到,每只蚂蚁都可能面临天堂或地狱般的生活;若懂得付出、帮助、爱、分享,形成团队的力量,就能生活到天堂;若只为自己,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一盘散沙,凝聚不成团队,很快就将生活在地狱里。 听了蚂蚁自己的叙述,我们很多人会说,原来如此,我也可以做到,但是我不想和别人合作,因为合作意味着要分享成果。现在我问你,你一个人干出了什么成绩?你肯定无言以对。 在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的。一个人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如果把你的能力与别人的能力结合起来,就会取得更大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 一个哲人曾说过:你手上有一个苹果,我手上也有一个苹果,两个苹果加起来还是苹果。如果你有一种能力,我也有一种能力,两种能力加起来就不再是一种能力了。 一加一等于二,这是人人都知道的算术,可是用在人与人的团结合作上,所创造的业绩就不再是一加一等于二了,而可能是一加一等于三、等于四、等于五团结就是力量,这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了。 一个人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将直接关系到他的工作业绩。你可以想想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表现:遇到困难喜欢单独蛮干,从不和其他同事沟通交流;好大喜功,专做不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一个人如果以这种态度对待所面对的团体,那么其前途必将是黯淡的。只有把自己融入到团队中去的人才能取得大的成功。融入团队必须先有团队意识,要让自己拥有团队意识,首先就要摈弃“独行侠”的思想,和“狂妄”、“自视清高”、“刚愎自用”坚决作别,代之以“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团队意识。 微软中国研发的总经理张湘辉博士说:“就招聘员工而言,我们有一套很严格的标准,最必要的是团队精神。如果一个人是天才,但其团队精神比较差,这样的人我们不要。中国it业有很多年轻聪明的人才,但团队精神不够,所以每个简单的程序都能编得很好,但编大型程序就不行了。微软开发windowsxp时有500名工程师奋斗了2年,有5000万行编码。软件开发需要协调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人员共同奋斗,缺乏领军型的人才、缺乏合作精神是难以成功的。” 也许你现在才明白和团队并肩作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那就请你不要犹豫了,赶快与你的团队同命运共患难吧! 永远积极进取 跨国公司员工的第一个良好习惯是积极进取。积极进取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做事方法。积极进取主要强调每个人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对周边环境的正确对待、对人生道路的信心和希望。 这些企业的员工之所以养成积极进取的习惯,是因为他们处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稍有懈怠就有可能被淘汰。 在动物界有这样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在美丽的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着羚羊和狮子。羚羊每天一早醒来,就在思考,如何跑得更快一些,才能不被狮子吃掉;同样,狮子每天一早醒来,也在思考如何能比跑得最慢的羚羊更快一些,才不会饿死。 羚羊和狮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工作、生活就是这样,不论你是羚羊还是狮子,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就要毫不迟疑地迎着朝阳向前奔跑! 昨天不等于今天,过去不等于未来。生活在美丽非洲草原的羚羊和狮子,两者相比之下,弱者羚羊,为了生存别无选择。只有面对现实,勇于挑战、用心挑战,才能超越自我、获取食物、战胜对手、不断进步,才能在美丽的非洲大草原上天长地久。 自然界对任何一种动物都是公平的,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社会(公司)对每一个人也是公平的,竞争合作,共创共享,强者生存,弱者淘汰是竞争的不二法则,不管你今天处在强者的位置还是弱者的地位,都要像羚羊和狮子一样,当崭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在自己的岗位想方设法让自己进步,做到由弱者变强者,强者更强。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优秀的业绩;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还有很多人,稍微取得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不知道自己姓什么排老几了,开始倚老卖老,在工作上不思进取了。这些人完全忘记了自己当初为这份工作而付出了许多不眠之夜,等到他们失去工作时才悔恨自己没有积极进取。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进取,充分地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 闻名世界的科学家牛顿,一生诲人不倦。有一次,他安排给助手一个问题,需要在很短的时间里解决。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牛顿向助手要答案,助手一脸茫然地说道:“对不起,牛顿先生,这问题对我来说太难了,根本无法解决。”牛顿感到非常生气,他想:事情已经交给你很长时间了,即使问题再难也应该找到办法解决了。助手解释道:“我想,除了你没人能解决这个问题。”牛顿生气了:“你根本就没有去找人,也没有去想办法,你又怎么知道没人能够解决呢?我告诉你,这个问题除了你,其他所有人都能够解决。”最后,牛顿对他的助手说:“你这是没有积极进取的意识,怎么能一遇到问题就偃旗息鼓呢?你应该充分发挥你的才能,直到将问题解决为止。” 我们很多人,在工作中一遇到麻烦就偃旗息鼓,这确实是缺乏进取意识。其实,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你愿意发挥,积极进取。 凯斯是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凯斯小时候因家境贫寒,没有读多少书,而是直接进工厂当了一名车工。可是,对一个不满十五岁的小孩子来说,当车工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刚开始的时候,他虽然一窍不通,但很勤奋,从来不错过任何学习的机会。逐渐地,凯斯成了一名技术娴熟的车工。可是,凯斯却不满足于现在的状况。他逐渐对生产机器产生了兴趣,并发现了其中的诸多不足。他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些不足。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凯斯不但成为一名非常有名的工程师,还成了拥有多项发明的科学家。而凯斯在自我评价时却说:“我天生条件很差,知识比较缺乏,我取得的成绩完全是靠自己的积极进取。但是,这至少也能说明我具有发明创造这方面的潜能。我通过积极地创造,将这些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了。” 任何一家单位都需要永远积极进取的员工,因为公司需要永远发展。我们或许能从下面这样一个员工的身上看到积极进取的巨大力量。 杨是一家公司的业务员,在她接到裁员通知的那一刻,心好似被铁锤猛击了一下,整个人呆住了。在公司的洗手间里躲了半天,她的情绪才慢慢平静下来。 在公司的这几年,杨一直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本职工作做得非常好,同事们也喜欢这个手脚勤快、笑容甜甜的女孩子。 近几个月,公司的生意一直不景气,裁人在所难免。在本科生成堆的业务部里,中专毕业的杨首当其冲。不过,被裁人员一个月后才会正式离岗。 第二天上班,杨依然笑容甜甜,同事们的眼神中却多了几分同情,语气中也多了几分客气。本来该杨做的事情,总有人主动揽过去,不用说,大家有点可怜倒霉的杨。 一大早,有人在复印厚厚的一本技术资料。“还是我来吧。”杨走到复印机前,拿起厚厚一杳资料。同事转过身,看到的是一张平静而诚恳的面容。同事犹豫了一下,离开了复印机。 一整天里,杨仍像往常一样,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打印资料、翻译文件、收发传真、转接电话 渐渐地,同事们似乎忘记了杨的遭遇,他们又像往常一样找杨,有的说:“帮我发份传真。”有的说;“快帮我查份资料。”有的说:“我出去一下,有人找,就帮我招呼一声。” 杨连声答应着,把一件一件事情办好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最后一天,杨收到一份通知,公司老总亲笔写下一句话:“像杨这样的员工,我们公司永不嫌多。” 如果你是老板,你也不会辞掉像杨这样积极进取的员工。如果现在你不是老板,那你就应该做一个积极进取的员工,应该在工作中永远积极进取,因为你需要工作,因为你在等待收获。 现在就付诸行动 培根曾说过:“好的思想,尽管得到上帝赞赏,然而若不付诸行动,无外乎痴人说梦。”世界上的所有发明,都是在大胆的想像之后付诸行动而来。张衡的地动仪,在当时人们都嘲笑他,认为绝对不可能的情况下行动发明而成。哥白尼的日心说,若没有日复一日的观测记录行动,也无法创立。所以,一旦有了新鲜创意的时候,请付诸行动。 工作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对工作只有想法,而不把想法付诸行动,那么这种人在工作中的表现是可以想像得到的。很多人在心里默默地筹划自己应该如何如何地珍惜工作,如何如何地努力工作,但又有多少人能把自己的想法立即付诸行动呢?一旦失去工作时,他们才觉得自己当初应该把对工作的珍惜表现在自己的行动上。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经回忆过自己遇到过的一件事情: 五六年前,有个很有才气的教授想写一本传记,专门研究“几十年以前一个让人议论纷纷的人物的轶事”这个主题又有趣又少见,真的很吸引人。这位教授知道的很多,他的文笔又很生动,这个计划注定会替他赢得很大的成就、名誉与财富。 一年过后,我碰到他时无意中提到他那本书是不是快要大功告成了(这一问题实在太冒失,真的冒犯了他)。老天爷,他根本就没写,他犹豫了一下子,好像正在考虑怎么解释才好。最后终于说他太忙了,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任务要完成,因此自然没有时间写了。他这么辩解,其实就是要把这个计划埋进坟墓里。他找出各种消极的想法。他已经想到写书多么累人,因此不想找麻烦,事情还没做就已经想到失败的理由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明白:具体可行的创意的确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有创造与改善任何事的创意。成功跟那些缺乏创意的人永远无缘。但是你也不能对这一点有误解。因为光有创意还不够。那种能使你获得更多的生意或简化工作步骤的创意,只有在真正实施时才有价值。每天都有几千人把自己辛苦得来的新构想取消或埋葬掉,因为他们不敢执行。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这些构想又会回来折磨他们。 索福克利斯说:“天不助懒人。”只有付诸行动,才能获得成功。居里夫人夜以继日地工作学习,致力寻找新的放射性化学元素,从不因外界因素或其他原因停止行动而只做口头猜测。行动,让她发现了镭和钋,让她的事业成功,为世界作出了贡献。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如此。14岁开始接触计算机的他,一旦有了新的想法,便立马付诸行动,在计算机前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觉,直到解决了自己的疑难工作。正因如此,才有了今天的微软公司,才有了今天的windows。 所以,一旦有了想法就要付诸行动,而且是马上付诸行动。因为拖延使人裹足不前,它来自恐惧。萤火虫告诉我们:只有在振翅的时候,才能发出光芒。 我们不少人把今天的事情留给明天,因为他们总觉得自己明天时间会比较充裕。殊不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们应该记住,明天是永远不会来临的,最重要的就是现在,把一切可以做的工作放在现在,把一切应该做的工作放在现在。行动也许不会结出快乐的果实,但是没有行动,所有的果实都无法收获。就像一只蜗牛,纵有游泰山,观长江的宏愿,却因恐惧而未付诸行动,终会死在野草丛中。它没有想过,立即行动。就算到不了山顶,临不到江边,一路上它仍可以看到崇山峻岭,江河海湖,也不枉此生。 如果你是一个珍惜自己工作的人,如果你想永远拥有工作,那么请你时时在心中告诉自己:“现在就付诸行动,否则便没有机会。” 现在行动!现在行动!现在行动!你要一遍又一遍,每时每刻重复这句话。现在是你的所有。明日是为懒汉保留的工作日,你并不懒惰;明日是失败者借口成功的日子,你并不是失败者。你渴望成功、快乐、心灵的平静。 除非现在付诸行动,否则你将在失败、不幸、夜不成眠的日子中失去工作甚至死亡。没有一个人想要这个悲惨的结局,那请你现在付诸行动,不要有任何犹豫!